动辄十几万佣金?地产潜规则被曝光!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2-11-29 16:57:12
摘要:卖一套房赚这么多!
最近嘉兴某地产大V推文,曝光了某项目十几万的渠道佣金,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介圈直接炸了锅,斥责这种行为无异于于扒人底裤,砸人饭碗!消费者群情激愤,一个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行当,凭啥赚这么多!还有部分房企高喊冤枉,不要以偏概全,我们真给不了这么多……
一时间,超高佣金成为导火索,将一个行业潜规则,赤裸裸展示给了大家,并引发了广泛讨论。
今天,我们也来聊聊这事。
而流量在所有环节中属于根基,没有流量,后面的环节压根进行不下去。在传统地产营销中,为了获取流量,房企策划岗的作用就无比重要,既是项目的“包装者”,又是媒体通路的“投手”,隔三差五组织暖场活动的“幕后气氛组”。只要品牌形象建立起来,通过广撒网宣发,房企产品就能逐渐占领用户心智,流量这条路就走通了。但随着前几年地产行业一个个追求高周转,这种慢工出细活搞流量的方式显然就跟不上节奏了。要快速去化,一支部队哪够用!房企恨不得全世界都为自己所用,至于条件嘛就是给钱。这时候分销就应运而生了,全员营销,老带新,一二手联动,都是常见的分销模式。从最早植入中介门店的展架易拉宝宣传单页,到如今的探盘自媒体、短视频,多一分曝光就多一道流量入口。碰上能说会道的中介,把你项目夸得天花乱坠,客户一心动,可能都不需要置业顾问接待便直奔刷卡区了。
你看,此刻分销承担的责任,既包揽了流量的活,还部分承担转化的工作,房企还不必专门养人,而是效果付费,一开始真的还挺划算的!从最初的几千块佣金,到慢慢破万,再到如今有项目放出十几万的佣金开篇所说的十几万的超高佣金,就归在一二手联动这类分销模式里头——房企让原本做二手房的中介带客户来买一手新房,客户不必再给中介交中介费,因为房企会买单。而房企给中介高昂的成交佣金,折算下来的点数远高于中介二手交易行规的1-2%中介费,对中介来说这是惊喜,对于听到这些消息的购房者来说,就属于惊吓了。前文说过,分销模式起源于高周转时代,一开始是为了加快项目流速,而且是效果付费。在最开始玩转分销时候,房企自家营销团队还会掂量把控一下自访和分销上客的比例,一方面是为了省点营销费用,另一方面也要彰显自家团队是专业的,而不是简单的签单员。但时间久了,会发现自访越来越难,首先分销这种后置付费模式挤压了营销费用,传统的品牌宣发前置付费越来越少,房企靠自己拉人头搞流量越来越难。这时候中介还玩成交返佣这一手,既然买同样的房子,价格一样,通过中介买还能获得返佣回血,那谁还会傻乎乎当自访客呢?客户都跟着中介来看房了,分销上客比重就越来越大,谁人多谁占理,总代头子底气也越来越足,制霸了话语权:兄弟们跟着我不能受苦受累,要求涨佣不过分吧。放在地产大牛市,顺境营销时候,房企当然有这个底气。可惜今时不同往日,当下是黑铁时代,是熊市,是在逆境营销,认清现实,活下去才是王道!

分销模式虽然简单粗暴,但被证明适合在这样的行情下打乱仗,那就断然不能自废武功,说不要就不要。尤其当下生存环境多艰,需要快速回笼资金,佛系营销?对不起,时不我待!这也就是为啥很多房企嘴上喊着分销绑架营销,但身体依然很诚实的原因。从个人自私的角度,甭管房企活不活下去,很多房企领导饭碗能不能保住还得仰仗分销。你说你一打工的,帮房企省钱停止分销合作,指标完不成你就凉了;如果把分销当爷供着,没准人家还能续你的命。而且总代头子也懂人情世故,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里头权力寻租的空间也是巨大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你习惯了分销给你上客,带来流量和转化,你怎么舍得戒掉它?戒它等于拔管子啊!这就好比开了家餐饮店,同行友商都上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了,虽然听说找平台合作扣点很厉害,但是不合作流量就彻底没了,所以只好随大流,上平台!等到你上了平台又发现,还得搞竞价排名,搜索引擎优化,还要继续追加砸钱。
当一个区域所有在售楼盘都启动分销了,这时候除非你的产品差异化定位独一档没竞品,否则必然内卷。就像那句话,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价格,没有卖不掉的价格只有给不起的佣金。有时候实在给不出更高的筹码了(房企利润实在兜不住了),房企就PK结佣速度,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当超高佣金的行业潜规则被曝光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房企不直接让利购房者,而是这样无上限的给分销涨佣金。我们不妨假设下,真的出现了一个够狠够硬的楼盘,它决定即日起停止分销,全面降价促销,会发生什么?第一,技术上,由于备案价限制,楼盘降价太猛不允许网签,甚至被打上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标签!第二,舆论上,最早购买的老业主要维权,要扯起“还我血汗钱”的横幅房闹,引发社会治安问题。第三,风评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结果就是受到排挤,启用分销的竞品楼盘借中介之口可以把你缺点放大一万倍。别怪人家黑你,因为人家给得多。第四,宣传上,酒香也怕巷子深,你不打广告,守着自己的产品说我房子好价格优,一句“谁知道”就能让你破防。第五,消费者行为上,价格一撸到底,等于没有底。老百姓买涨不买跌,他如果对于你家房产品还有降价预期,那就会选择继续等待观望。相反,佣金给分销,分销返佣因人而异,有争议你找中介去,至少案场端是死守价格底线的,悄无声息的搞价格歧视,反而最聪明。将项目命运与分销捆绑,用高佣做饵,追求流速那一刻起,已经不可能是赢家了。除了利润摊得稀薄,房企也基本告别了品牌美誉度、产品品质这些需要精雕细琢耐心打磨的东西。因为根本没心思没精力再在这些上面花时间和心血了。而渠道铺的越广,对外口径就越难标准化把控,万一来上几条虚假宣传,客户到最后找的还是房企的麻烦。你真以为高佣金能全部进自己口袋吗?大错特错!随着佣金越来越透明化,大多数中介明里暗里都搞返佣,这就让购房者货比三家,不看服务,不看分析,只看谁给更多返佣!这就导致各种行业乱象:飞单、翘客,情绪激动的在售楼处门口大打出手,上演全武行。
返佣内卷也极其严重,甚至有人打出“全返”旗号,让同行无路可走。这里头真真假假,能否兑现,都不止一次上过社会新闻。

没有人再关心中介其实是个服务行业,中介佣金其实是一种为服务、为经验、为价值的买单,全都没有了,中介拿佣金成为了原罪,“带个人过去就能拿这么多佣金”这样的言论,是对中介服务最没尊严的践踏和侮辱。也不利于培养房产交易中,买卖双方为服务买单的用户习惯。佣金这么高,是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到头来全是我买单?哪怕过了心理这关,明白即便没有分销,房子也都是按备案价卖的,但购房者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又开始胡思乱想:
自己去售楼处,没戴个头盔啥的,老老实实被系统人脸识别,或者老婆孩子误闯售楼处,都有可能成为未来买房拿不到返佣的大冤种。
至于一个个承诺返佣多少多少的中介,找不认识的吧感觉没保障,找认识的吧感觉熟人在赚我钱,有些熟人承诺了多久返佣结果时间到了迟迟不兑现,去催款吧又挺尴尬,也不知道对方的理由是真的还是假的。还有一旦被一个中介盯上,他是不是把我困在信息茧房里头,只推荐他能拿高佣金的楼盘啊?即便这些楼盘跟我的实际需求都不匹配……你看看,房企,中介,购房者,在这样的模式背景下,一个个都心浮气躁,都尔虞我诈,都很痛苦,但却默认接受目前的现状,陷入了不健康的怪圈。开发商能够回归初心,在品牌品质端发力,用实打实的口碑征服消费者,穿越牛熊!市场不要过度妖魔化分销渠道,作为一种市场营销策略,它本身无可厚非。中介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素养,让客户心甘情愿为你的服务和价值买单。购房者擦亮眼睛,能在对的时间,碰上对的专业人士,指导你买对的房子!最后,上来就打价格战从来都是下下之策,超高佣金也是把双刃剑,健康的市场依然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