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百家说楼

开开脑洞:平湖这些「板块」都缺啥?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2-11-11 09:22:00

摘要:有短板,才更有潜力,才有投资的空间

*以下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立场。


价的积木要想搭的结实,“人、产、城”缺一不可。


然而在现实中发展不平衡才是常态,这也使得城市里每个板块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短板。



以往我们都在探讨#平湖热门板块的优点和置业理由,今天不妨换个角度开开脑洞,聊聊“补短板”的事儿


小编一家之言,并不具备多大的参考价值。怼,就是你赢



南市新区:我要入住率


南市新区于2012年开始规划建设,迄今为止十年功夫,一幅理想之城的蓝图已基本绘就:框架宏伟、环境宜人、配套丰润…老实说整个南市的崛起,完全可以代表平湖楼市这十年的进阶史。


而我们知道一个板块的发展有四个阶段:规划图里的造梦期-配套落地的起势期-供需两旺的拉升期-以及人口涌入的稳定期。


毋庸置疑,对于现在的南市,板块骨架已经撑开,配套也已臻成熟,接下去的主力方向,应该就是往里“填人”了。


换句话说,南市要真正完成从造梦到“筑梦”的转变,南市还缺一样东西,那就是「常住人口」。

没错,白天的南市熙熙攘攘,行政服务中心、CBD办公楼群、吾悦广场…人流汇聚,热闹繁荣。



但是一到夜晚,人气就明显不如老城区了。抛开那些未交付或刚交付的楼盘不淡,有些已经交付2~5年的小区,晚上的亮灯率(戳这里也是稀稀拉拉,较为暗淡的。


小编自己的切身体会,夏夜在这里依然能清楚的听到阵阵蛙声(这在人口稠密区是绝对听不到的)不知道这能不能侧面印证住户少。



我们常说,人与板块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每一方都使另一方丰满有据。鉴于此,南市的住宅供应在这几年中一直占据着市场大头,眼下就又有新地块上架(戳这里了。


当然提高供应量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吸引人口到这边生活扎根显然更重要。


让我们期盼下一个十年的南市,是一个人声鼎沸的南市。



城北经开:我要生活感


城北经开所处的平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6年,管辖面积65平方公里,这也使得经开板块成为城市新区中腹地最广阔的板块。


地广意味着人稀,更何况经开区这样以“企业和生产”为主导的功能区域,这就不可避免地让它在有钱任性的同时,出现“偏科”:

在这块土地上,虽然云集着上千家企业,日夜不停的把产品送到世界各地,但却无法兼顾生产“家门口的美好生活”。


虽然这几年经开区在生活配套、环境整治、教育提升…等宜居层面做了大量提升工作。也陆续交付了多个大开发商的品质楼盘,但是片区内的“生活氛围”依然不是很浓。


每次夜晚路过,宽阔明亮的马路,整齐有序的景观,加上那一栋栋鳞次栉比的住宅楼,以及上面零星亮着的微弱灯光…都会让人将它白天的呼啸轰鸣和夜晚的寂静无声做对比,进而产生一股对于现代生活的疏离感。


或许,这也是未来置业者将普遍面临的选择:新城区,好山好水好无聊;老城区很脏很乱很热闹。


取舍的关键都在于你对生活的看法。


当然无论如何,我们已经看到了经开区这些年在提升硬性配套和软性服务上的发力,相信“生活感”这东西,总会伴随着时间,慢慢积累起来的



中心城区:我要新面貌


城市要生长,要跃级,打造新区新中心是必经之路。


同时也由于老城区面临的土地受限问题,纵使有万般难舍的传统韵味与怀旧情结,城市发展的脚步,亦不会在老城区做过多停留。



平湖老城区自然也逃不过。


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外拓潮下,曾经作为繁华地标的中心城区,规划开始落后于时代,很多弊端也开始显现:拥挤的交通状况,老旧的街道店铺、简陋的居住条件和混杂的人员情况…


这让它逐渐从人们工作娱乐、社交购物的首选地中退出,然后又从置业定居的名单中退出。


但老城区的命运就注定成为一段历史一段情节么?当然不是。


城市更新”四个字就是它的解法。更新不同于重建,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烟火气”同时又解决上述交通、居住等各方面问题,让老城区焕发全新的生机和吸引力。

有没有方向呢?小编认为东湖社区正在打造的“未来社区”,可以算半个案例。这种改造方式既挖掘了最具区域性的地缘文化,又融入最具时代感的社会因子,在结果上,又以解决停车难等问题、满足老幼托等需求为导向。


对老城区实行“旧城改造”的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不过老城更新是一件极其复杂和庞大的工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


要见到它的新面貌,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城西片区:我要大配套


城西长期以来都是平湖楼市最没有存在感的板块,甚至在一些人观念中它比经开区还要偏远。


可事实上,城西是与主城区无缝衔接的副中心区域,在地理上甚至与东湖板块到主城区的距离一样。


而造成这种“心理距离上偏远”最大原因就在于它缺乏大配套,让它“一点儿也不像城里”。



首先在基础生活上,城西的配套是一点不弱的,医院、学校、菜场、超市应有尽有。但是这些配套足够满足生活需要,却也只够满足生活需要,难以撑起板块价值。


比如城北、城南、城东都有的大型生态公园、品牌商业综合体、高档酒店等提升区域含金量的配套,在城西板块几乎没有,这难免给人以发展节奏缓慢的感觉。


作为平湖楼市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城西板块诞生过众多品质和人气双高的楼盘项目,所以至今城西的居民一点不比其他几个板块少。

未来要是能建设更多的大配套,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写在最后


有短板,才更有潜力,才有投资的空间。看好一个板块的价值,不是现在的模样,而是判断它未来能发展到什么模样。所以无论是成熟区域,还是新兴区域,只要它保持着稳定的发展速度与变化,那对于置业者来说,只要在预算范围之内,都是值得关注和考虑的。


最后,留个话题给大家,上文没提到的“东方新区”你认为又缺了点什么呢?欢迎评论区踊跃留言。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