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百家说楼

买房不用首付还倒给你钱,是馅饼还是陷阱?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3-06-09 16:53:00

摘要:如今竟又诞生出了“负首付”!?

真的太拼了!为了卖房。


继低首付和零首付之后,如今竟又诞生出了“负首付”!?


顾名思义,就是买家不仅不用掏首付款,成交后还能倒拿一笔钱。当然这样的“好事儿”,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相信不用我多说了。


负首付,不过是零首付的2.0版。


在小编印象中“零首付”(首付贷、首付分期)这些营销套路,在相关部门明令禁止和严厉打击下,早已沉寂好几年


没想到最近一段时间,披着新外衣的“负首付”又在网上刷起了屏。而且还是在深圳、重庆、佛山、惠州等热点城市率先掀起,不禁让人感慨,现在楼市真的如此艰难了么?


言归正传,根据网上的信息,这一轮针对“首付款营销”的背后,运作方式明显增多了:高评高贷(主要针对二手房)、延期付款、首付贷款、以及做企业经营贷等明显违法行为…


另外,和之前的零首付不同,以前的零首付只是个广告噱头,在实际购房过程中,开发商会跟客户约定一个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的首付款补齐期限,或者在规定时间内分几期缴齐,相当于是“暂时将买房门槛降到最低”。


然而,在这一轮抗压的开发商中,已不乏“冒险份子”。



比如惠州某常年滞销的楼盘,在不能明面上打折降价(怕老业主闹事)的情况下,开发商铤而走险,直接将定金通过第三方直接存入买家的账户,买家再将定金转到开发商的监管账户,以支付首付款,从而达到暗中降价的目的


当然也有反向操作的,开发商先跟客户约定好一切都按正常备案价走购买流程,等贷款啥的下来了。再通过第三方全额甚至超额把首付款返现给客户。


无论何种形式,这部分开发商出货变现的急迫已感昭然若揭


不过新房领域搞低首付毕竟是少数,更为高调的则是二手房市场。举个例子,一套总价100万的二手房,首付款按30%来说要30万,但是买家掏不出这么多钱怎么办?


那就找可以“配合”的评估公司,把评估价提高到150万,这样就可以从银行贷出105万(150*70%=105万),不仅无需首付款,买家还能多“套现”5万用于中介费或装修。



这一通操作下来,表面上帮助了购房者“提前上车”,但实际上却是把潜在风险也带了来


一方面这是典型的违规操作,一旦被查到将面临银行抽贷的窘境,买房者将陷入无比被动的局面;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把杠杆拉到最大的买家多了,经济形式稍有波动,就可能会引发断供潮,届时将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




为啥炒负首付,因为房子真的难卖了




这种炒作低首付的套路,是典型的楼市回调期营销产物。各种中介和开发商卖力吆喝“买房低门槛,上车要尽早”的背后,是房地产市场需求端越来越疲软的的现状。


今年一季度,楼市升温明显,很多人认为这个小阳春将带领市场走出阴霾,重新启动。但是很可惜,进入二季度以后,行情急转直下,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成交,都出现断崖式下降。


根据克尔瑞的数据,5月份全国17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约14%,较3月份下降约29%。


与此相对的,二手房挂牌量却在不断走高,持币观望者的心态彻底迎来了逆转。如此背景下,为了尽可能的促成成交,房东中介们,也只能通过负首付,把客户范围进一步放大,寻找接盘手




警惕负首付,离刑事犯罪不远了




前面已经说到,楼市中所谓的“负首付”方案,看来似是帮购房人缓解了压力,但实际上往往会伴随着开发商垫资、融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还可能违反按揭贷款的相关规定。


不同于以前的零首付可能还仅限于开发商促销为主,负首付的逻辑本质上是买卖双方串通起来,虚构购房合同,进而做高购房价格,以骗取更多的贷款来支付首付,属于典型的骗贷行为


所以各地相关部门也第一时间出台了管理办法。5月26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关于禁止参与/协助“买房负首付”“零首付”等违规违法行为的郑重提示》(简称《提示》)。


《提示》明确,“买房负首付”已违反国家相关金融信贷政策

 

图源: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官微




最后说两句




站在某些条件不允许购房,但又有刚需的客户角度来看,“负首付”的诱惑确实很大:


表面上看不但帮了你想要尽早上车的大忙,而且增加的那点月供也显得成本不是很高。


要这么想你就错了,我来给你算算这其中隐藏的风险成本


操作过程中,一旦高评高贷没通过,首付不够又借不到的情况下,购房者将要面临购房合同违约的风险,以及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即便通过,在后期银行自查的过程中极有可能被发现,并要求收回贷款。这时候购房者不得不为了全额付款,而选择利息更高的借贷方式,或者面临高额违约金和钱房两空的局面。


而高评高贷一旦被银行查出,贷款人就会被列入银行黑名单,以后再想贷款基本就不可能了。


最后在实际操作层面,为取得购房人对“负首付”可行性的信任及通过银行的贷款审批,一般会涉及“阴阳合同”,这时候购房者正当的权益可能也会由于违法而不受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奉劝各位还是远离零首付、负首付,远离推荐你办这类业务的人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