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人,你有多久没关注「楼盘广告」?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3-05-19 16:59:00
摘要:也只能尽人事
仿佛一种集体默契,这两年大家对楼盘地段价格之外的信息,都没那么关注了。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直接用“南边那个马上开盘的房子”、“东面那个卖很贵的别墅”来指代某个项目。每个楼盘本应具备的气质、内涵、识别度通通都在悄无声息地湮没中。很多人会说这是行情使然,楼市下行周期,房子对老百姓吸引力没那么大了。
这当然是原因,但不是唯一。更重要的是,与造房子配套的地产营销这个行业,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受影响程度最大,堪称“革命性”的当属地产广告这个领域,
它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投放经费上的大幅削减,更体现在从开发商、代理商们的观念深度转变之中。或许再过几年,地产广告也会像小灵通、万能充一样,永远一去不复返了。千万别觉得小编危言耸听,不信你回忆下,印象最深刻的地产广告已停留在多少年前?
曾几何时,在平湖一个新楼盘亮相,全城户外广告覆盖是标配:什么墙体大牌、公路高炮、公交站台,能上画面的地方全部给它铺满;然后还有网站投放、报广投递、扫楼派单,全方位地毯式扫荡。
楼盘专场群星演唱会、全城福利派送、媒体深度品鉴游等等活动,营销动作一波又一波,各种大场面豪情万丈。
但现如今,策划部门因那少得可怜的推广费用限定,只能在不眠不休的提案中,一遍遍找寻着低成本上客的突破之道。从面上来看,是渠道。凭借“效果付费”(你帮我卖掉房子我才付你佣金)这一点,渠道的性价比已直接秒杀了广告营销。
行情可以的时候,广告营销一阵铺排,刚要收客,却被渠道借势先下手摘了果子;行情一旦遇冷,凭广告很难叫得上人,又只能依靠渠道上客。如此几轮下来,很多开发商用渠道就用出了饮鸩止渴的感觉“明知开渠道对自身营销体系无异于自断经脉,但是不开吧死得更快”。当渠道彻底绑架一家开发商,那售楼处的营销费用被一点点蚕食,直至完全被挤占那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但前面也说了,渠道挤压只是表面,最本质上的还是“靠广告卖房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前的地产广告黄金年代,也是传统户外媒体与纸媒最后的光辉时刻。
由精英把控的社会话语权,配合那时候几无选择的信息渠道,让一则好广告的力量,堪比十万地推铁军。那时候为了帮助项目获取关注和上门量,广告公司也真的是拼尽全力,诞生了很多“牛逼乙方一则创意稿让一个项目销量起死回生”的行业美谈。然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信息大爆炸,时间碎片化,地产广告那套梳理价值点,包装卖点的方法论逐渐式微。
哪怕后期开始使用各种噱头、甚至雷人的营销动作,也难掩对上客这件事的越来越束手无策。更别提在房地产营销早进入品牌+产品系的时代,开发商将转化率视为第一目标的当下——曾经在纸媒和电商时代,楼盘四大节点落地动作:品牌发布会、售楼处公开、认筹、开盘。几乎个个离不开广告的铺天盖地和媒体的卖力吆喝。
但是现在你看,面对绝对强势的微信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其他媒体已经从竞争者被挤成了跟风者,地产广告也就自然成了鸡肋。如今大多数的地产广告已经在行业热情消磨后,回到了“墅质大宅,传世经典”、“大境豪宅,奢享人生”、“盛事荣耀,璀璨之城”等词汇的堆砌。
第一,接受地产广告价值的边缘化,接受开发商对地产推广价值的弱化,接受地产广告从创意为王变为听话、出活快、很勤快的常态上来;第二,坚持继续留下来的,不断学习提升更多的技能,随时应对开发商的多样化需求,比如设计师兼顾视频剪辑,文案兼顾新媒体运营等;

第三,策略和策划基本套路或没有太大价值的情况下,作业内容板块、流程标准化,阶段性套餐服务,来应对月费大降带来的整体成本的可控。
当然做到这三点,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