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平湖里」这个名字大家听说了么?
作为备受瞩目的平湖首个邻里中心项目,也是我市首座沉浸式城市社区商业体,目前它已全面完成建设,并预计于明年上半年开放运营。
平湖里实景图,来源:平湖发布
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一直深受老百姓尤其是周边居民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承载着平湖人对城市商业发展提升的美好期盼,同时也是首次将“人”与“社区”以更人性化方式结合的全新尝试。
这种以未来式的商业,引领未来式的生活的探索,在房地产发展日益成熟,居民生活品质需求不断提高的当下,无疑是让人激动且充满期待的。
平湖里区位图,来源:平湖发布
今天,就让我们趁着这股热度,来聊聊邻里中心(社区商业体)这个新鲜事物。
什么是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最早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服务概念,指在3k-6k户居民中设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商业、服务、娱乐中心。
能够妥善地解决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素质提高起到根本的保障作用。
其中的[社区商业]成为百货公司、超市、卖场、商业街区之外的第五大商业业态。
2002年,邻里中心正式进入中国,首个落地苏州工业园区的项目成功运作后,很快就被注册成商标专利,并逐步纳入到企业化、专业化的运作之中。
概括一下,在国内邻里中心的本质就是
「集合多种生活服务设施的综合性市场」
——作为集科教文体卫等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围绕12项居住配套功能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
以平湖里为例,邻里中心主要有以下典型特点:
住宅底商和沿街商铺这些零散的业态,显然不能全盘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由于生活半径与城市固定商圈的距离问题,像「平湖里」这类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出现,无疑将依靠“便捷”重新定义居民消费。
平湖里效果图,来源:平湖发布
同时,高大上的XX广场、XX中心…固然是一个城市的商业形象名片,但真正能令市民产生消费粘性,与生活日常息息相关的,还得是家门口的商圈(社区商业体)。
并且,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社区商业综合体,集吃喝玩乐购与一体,将汇集起一整个住宅片区的人流、物流、钱流。
从经济效益和投资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块悄然兴起的“大蛋糕”。
也有人认为平湖里这类社区商业体,就是升级版的菜场,虽然它融汇了购物、美食、休闲、娱乐、教育等元素,但是就如同每个菜场都有其辐射范围。
邻里中心也只在半径约1公里的范围内发挥效能,并不具备如大型综合体、商业步行街那样“做全城流量”的竞争力。
报此想法的人,显然没有了解它“服务最后一公里生活”的本质。同时邻里中心的选址,除了要求是醇熟的密集居住区,还要求避开已有的成熟商圈,最好是处在城市商圈真空带。
一方面填补城市的商业空白,优化城市商业格局;一方面凭借着在辐射范围内的强大能力,构建自身的居住消费圈,巩固特有的商圈定位和影响力,这才是邻里中心真正的优势所在。
邻里中心的业态配置满足了日常衣食住行的基础服务设施,还会根据现代人的消费喜好和休闲需求,配置不同的文体内容、休闲娱乐场景。
而它的“集中式布局”改变了传统底商的客流分散、环境杂乱、噪音扰民等诸多问题。大大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和城市界面,营造出一种和谐发展的商业氛围。
另一方面,邻里中心的商业一般是政府调控下的商业行为,运营模式具有既定性。它采取自持为主,销售少量甚至不销售商铺的开发模式,管理上采用“现场管理+物业管理”的新模式。
这进一步拉近了商业经营者和居民之间的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这种新商业强大的生命力。
最后回到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邻里中心的到来,会对周边的房间有影响么?
众所周知商业繁华和房价涨幅历来都有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所以人们买房也总喜欢追着商业中心跑。
拿平湖来说,最近几年诸如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已经成为板块内最重要的配套之一。甚至销售介绍楼盘时,会以“到XX广场只要几分钟”作为巨大的卖点。
因为这些“开活了”的商业综合体,不仅方便日常生活,还能够迅速聚拢人气,给这个片区带来繁荣发展,这也是未来房产需求持续增加,房价不断上升的保障。
邻里中心,会不会成为老小区房价的救星呢?评论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