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壹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没有之一。我作为一个地产人,研究楼盘多年,对建筑的每个细节都有着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
但等我自己的小朋友到了学龄,
才猛然发现学区才是最硬的配套。
什么景观、什么外立面、什么户型、什么得房率。若为学区故,万物皆可抛!
这些年,平湖在城建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教育上的成绩却一直差强人意。虽然背后有极其复杂的原因,但家长们往往“结果论”,根据成绩用脚投票。
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平湖家长,前赴后继的去杭州、上海、宁波、嘉兴……甚至海外求学,令人倍感遗憾。
我们都知道,现在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每多一个平湖学生外地求学,表面上是流失了一个生源,实际上就是流失了一整个家庭。
而社会又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所以生源的流失对全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02 / 贰
放在以往,这个问题有些无解。虽然国家在中小学阶段双减,但到了中考、高考依然是选拔性考试。
初升高的升学率只有大约50%,而高升本又只有大约30%的比例。
也就是一个40人小学班级,只有约20人能上高中,约6人能读上本科。其余人都将分流在职高、大专等院校中。
不可否认,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平湖每年中高考的成绩都较为平淡,缺乏亮色。
最终结果就是:生源流失—导致成绩平平—加剧生源流失—导致更难出成绩……平湖教育,一度深陷这样的循环中。
但是,今年平湖各校高考成绩的出炉,却让平湖教育一扫颓势,逆市崛起!
创下了多项历史新高。
也让平湖人在全嘉兴都狠狠的扬眉吐气了一番。
2022年高考平湖考生高分段实现大幅跃升,创新高考以来新高。其中,688分以上1人,跻身嘉兴考生第五名。
全市680分以上高分考生有3人(均在平中),人数居嘉兴全市第二;
650分以上高分考生41人,创新高考以来平湖最高记录。已有2名同学分别获北大、清华强基计划入围资格,另有多名同学获复交、浙大高水平三一资格。
全市特控线上线388人,人数为新高考以来第二高,上线总人数较2021年增加74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5日晚21:00,平湖全市考生成绩达到普通类新一段线1413人,一段率76.73%,超过全省平均16.73个百分点,创新高考以来平湖最高记录;艺术类一段线以上70人,1名同学列美术文化科全省第2名;体育类一段线以上18人。
此外,在全省高职单招单考中,职中84名同学上本科线,上线人数较2021年增加9人,本科率较2021年提高11.4%,本科率是全省职校平均的2.72倍,其中1位同学位列商业大类第二名,4位同学进入省各专业大类前10名,39名同学进入全省各专业前100名。
03 / 叁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平湖高考遍地开花,
多所学校的家委会纷纷发出喜报。不仅平中、当高、爱高、乍高、杭州湾实验等纷纷都创下了佳绩,刷新了自己的记录。
图源平中家委会
图源爱高家委会
图源乍高家委会
图源杭州湾实验家委会
图源当高家委会
就在昨天,又有捷报传来:
教育局喜讯:
平中高三学子石以同被北大录取。从2011年以来首位被北清录取的学生,整整11年,感谢大家对平湖教育的信任和一如既往的支持!
注意,这还不是平湖今年最高分的学子。也意味着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喜报传来。
整整11年!平湖教育界失去的11年终于又回来了。
在生源外流如此严重的情况下
在整个上半年疫情此起彼伏的情况下
在全社会都不看好的情况下
平湖今年的高三学子和全体教师们,用优异的成绩给了所有人一个答案。
太不容易,太优秀了!也给后面的学弟学妹们打了一个极好的样板。为这届师生点赞。
04 / 肆
同时,近年来教育界也有一些改革,例如:
1、高中不能跨区招生
也就意味着一些名校不能跨区“掐尖”。一方面保护了各地的优质生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
2、初中学籍决定高考城市
此外,国家为了规范高考。一些著名的“高考移民“城市陆续出台更加严苛的政策,例如要在当地参加高考,必须具备初中学籍。拦住了许多半路来的考生。
以及平湖自身也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政策的调整,如:
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执行使用学位制;
2023年,预计开始执行房户一致优先入学制。
教育公平,是国家政策,是大势所趋。
相信未来更多的平湖优秀学子将留在平湖就读,在平湖参加高考。为家乡争取荣誉。平湖的教育招牌,也会越擦越亮。
相信平湖,相信平湖教育。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