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生态共融
在东湖边,看到城市焕新的「另一种可能」
NO.1
东湖,古时的“九里湖光九里城”,如今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往今来它一直是平湖城市灵魂所在。
小编是本地人,耳濡目染下,从小到大一直把去东湖叫做“去平湖”。甚至时至今日,还有很多老一辈人都默认:只有东湖才代表着市区,其他地方都是城郊。
但不可否认,这两年随着平湖南市新区、东方新区等板块强势崛起。曾经象征着现代、繁华的东湖住区,正日益被追赶。尤其是东片居住区,由于少有大拆大建,已显出一丝老旧感。
在这样的地段,大兴土木已无可能,但诸如外立面美化、加装电梯等基础款旧改又显得寒酸。
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让它重放光芒?
答案或许就藏在6个字中:
「东湖未来社区」
NO.2
什么是未来社区?
官方解释:
未来社区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新平台,是“让老百姓幸福”的新平台。
——袁家军书记
小编个人的理解,它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智慧城市”一样,都是着眼于未来的现代化建设概念。
▲图源网络
作为比城镇、乡村范围更小的[社区],它就像未来城市建设中的[细胞]单元。
如果说前者注重的是产业、生态这些宏大的主题,那未来社区则是聚焦离居民最近的“生活品质”这一项上。
由于范围相对较小,便于试点,未来社区也自然就成了打造幸福生活的试验田。
而这个过程中,除了规划新建未来社区之外,通过老小区改造,用有机更新的方式,让居民提前改善生活,也变得尤为重要。
东湖未来社区,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具有风向标意义的项目,未来或将成为更多老城区焕新的成功模板。
NO.3
据资料显示,这个“新社区”位于东湖的东片区,北至泥车港,南至六里塘,西邻东湖公园,东侧为东湖大道。
囊括了世纪名苑、嘉和花苑、东湖绿舟、星洲东湖花苑四个小区,面积共计50公顷。其中,实施单元以世纪名苑(南)、嘉和花苑小区为主,面积共计30公顷。
▲资料来源于网络
值得一说的是,这里也是第一代东湖高端居住区。目前无论是居住氛围还是便利程度都相当不错。
根据方案,东湖未来社区将以“未来社区 智梦东湖”为定位,构建“平湖书卷气+滨水生活味+智能Welive”的未来社区,重点聚焦教育、邻里、治理、交通四大核心场景建设。
▲资料来源于网络
这里很多人要问了,未来社区的打造,与普通老小区旧改有什么区别呢?
差别很大,首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基本选择以独立小区为主,多集中在外立面整理、水暖气路调整,老旧设施维修等基础类改造。
而未来社区由多个小区及相关公共设施共同组成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综合体”。
可以说通过配套改建、交通优化、景观提升等措施打造的未来小区,是能让居民生活水平有质的飞跃的“新人居空间”,是老城旧区“有机再生”的高级形态。
相信不远的将来,将有更多的老旧小区改造会融入未来社区建设的概念,未来社区建设也将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途径。
NO.4
根据最新消息,东湖未来社区的最新实施方案已经新鲜出炉,将从建筑、景观、停车三方面入手改造。
建筑改造在于解决周边居民缺设施缺活动的问题,不光有社区内物业用房改造再利用为幼托+老年活动室,也有在公共空间内新建一站式邻里中心等规划,让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娱活动品质再上一层楼。
▲资料来源于网络
景观提升上,将新建一组口袋公园,如图书馆南侧的崇文公园;打造一环共享绿道,其中六里塘北侧还将建设水上漂浮栈道,增强了邻里交流,日常休闲的功能。
▲图源网络
停车方面除了在东湖公园增加停车位数量,还将针对三港路边停车位不足,停车无序等问题进行改造;同时针对小区内部开展停车空间整理,车位充电设施改造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美化城市的风貌,也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总的来说,未来社区旧改模式半改半建,介于大拆大建和基础旧改之间,算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
它即便没有对片区大兴土木,却依旧实现了对区域内交通、绿化、配套和城市界面的优化。
NO.5
最后不禁想到,东湖未来社区的模式,会不会成为以后平湖其他老城改造风向标呢?
小编个人观点,这本质上就是个钱袋子问题。像东湖未来社区这样改造模式固然是极好的,但是还得考虑的现实因素就是财政能否负担得起。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大拆大建的老城旧改,“通过改建结合,依靠局部微调”的未来社区模式,其实是需要建立在原先的用地格局就足够合理,后期才能靠微调锦上添花。
而这可能是其他更老的城区,所不具备的先提条件。
总而言之,城市更新的思路也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东湖未来社区的模式,并非最终答案,但一定是最新的答案。
我们不妨期待,它最终完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