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百家说楼

​利好不断,暖风频吹,经济复苏还得仰仗房地产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2-04-14 10:26:37

摘要:新一轮的周期即将开启。

今年经济复苏的发动机,或许依然得是房地产。


01 财政吃紧

仅仅一年的时间,为什么房地产从被打入冷宫又重新走到台前?


根源当然是财政!


更准确说是正在大幅下滑的地方财政收入。


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2022 年1-2月,地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实现 7922 亿元,同比减少近30%。



全国百城土地流拍率也处于高位,仅略低于2020 年疫情初期;而土地溢价率则连续处于底部。



如果按照去年的房地产下滑的速度,那么预计今年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可能同比收缩 3-4 万亿,跌幅在50%左右


土地出让收入大幅萎缩,土拍市场越来越多“左手倒右手”现象。


由于民营房企现金流紧张,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部分城市集中供地档期又大撞车,导致房企无法雨露均沾式参与土地竞拍,全国土拍主力军渐渐变成了地方国企。


而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土地和资金,很大可能是在原地空转。


卖地收入在下降的同时,财政预算的支出还在增加。1-2月份,全国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3万亿,增幅接近30%。


土地收入降了快30%,支出增长了快30%,今年又是稳增长的大年,5个点的增长目标。只能开源,不能节流。


钱从哪里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02 增长压力

过去爆锤“房地产”的一年,财政金融就业都喊疼,经济下行鸭梨山大。


3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指数49.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46.75,全部跌回50的荣枯线以下……




这时候我们就得审视,所谓放弃房地产,那么拿什么产业去弥补房地产这个缺口呢?


哪个行业可以顶上来,代替一部分的房地产呢?


来不及让大家思考这个问题,屋漏偏逢连夜雨的事情又出现了!


3月份开始疫情反复,多地一二级响应,封控管控,成为经济发展最大“灰犀牛”。


即便最初斩钉截铁号称绝不封城的上海,都在这次疫情面前停工停产,昔日全国其他省市的模范榜样至今仍疲于动态清零……而这恰好也是当下国内经济的一种缩影,消费被迫按下暂停键。


加上外部环境,贸易冲突不断,我们的出口份额在不断流失。


拉动经济三驾马车,消费出口齐哑火,就剩一个投资,所以兜兜转转回到原来的问题——


想干掉房地产,拿谁来替代?强敌当前,扛起经济使命重大……


所以,房地产的复苏看上去并不合理,但却有其逻辑的必然性。


03 明确信号

高层态度当然是重要风向标。


3月16日,六部委同日发声救市。





金融委、央行、银保监会等提出“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财政部更明确了今年不会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


简单理解高层的态度——不能继续这样“爆锤”房地产了,该哄的哄,该给予支持的就别舍不得。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今年不扩大,给市场吃颗定心丸,解决大家买房后顾之忧。


这种态度上的转变,且明确的表态,很实用!


04 聪明钱先行

在资本嗅觉最为灵敏的股票市场上,房地产板块率先开始强劲反弹,包括外资在内的大量资本,都在疯狂抄底房地产股票。



3月以来地产股和地产基金都有不错涨幅


股价是跟随于市场预期的,同样是金融端,延期还房贷、降低小微贷款利率、开通快速授信通道,银行业推出多项措施助力这次抗疫。


对于小微型企业来说,减税抒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针对企业贷款的放松或许我们还能嗅到另外一丝的味道。


无数次的历史证明,只要信贷不是卡的特别严,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会把钱流向他们觉得最值得流向的地方……你懂的。


05 利好不断,放开手脚

中央稳地产的信号如此明显,地方上的救市政策就不再束手束脚了。


跟咱们平湖比较近的例子。



  • 4月1日,浙江衢州同时取消限购,松绑限售,成为全国第一个放开双限制的城市。

  • 4月6日,浙江丽水调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首房首贷比例降至2成。

  • 4月11日,苏州调整限售政策,5年该改3年,外地户口买房购房同步放宽。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4.6%。

  • 4月11日,南京六合放开外地户籍住房限制,成为长三角第一个有松绑限购动作的省会城市。

  • 4月15日,湖州调高首套住房贷款额度计算倍数、调高绿色建筑贷款额度上浮比例、调高引进人才和新就业大学生可贷额度、优先保障首套房贷款发放、支持异地缴存职工购房贷款。



更多的城市,在降首付、发放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放开限售、限购等政策上做出调整,为楼市松绑,促进房地产稳步发展。


图源乐居财经


长三角一直以来都是楼市“晴雨表”,而像苏州南京这样的城市都能放松限购和限售,或许成为下一阶段热点城市楼市政策的风向标。


按照地产专家丁祖煜的判断,未来很多经济下行压力大的二线城市可以能效仿苏州局部放松,乃至取消“四限”,直接给予需求端刺激,随着相对充裕的改善性需求持续释放,各城市房地产市场有望轮动回稳。


我们嘉兴和平湖是否在接下去的阶段也有松绑调控的动作呢?或许也值得我们期待。


06 疫后行情,再续小阳春

虽然咱们今天话题很大,但最后可以落到我们身边最真实的一些感受。


首先,3月份平湖就提前经历了一场为期半个月的“战疫”行动,彼时恰逢年后小阳春行情,却因为疫情的出现被迫中断。但当4月到来,这波购房的势能竟然再度释放,楼市的热度有增无减。



甚至是朋友圈的置业顾问,都晒起了“卖房好简单”这样的凡尔赛文学。



恰如2020年我们初次面对疫情的时候,当居家隔离解禁一刻,即是迎来报复性消费的一刻。不仅是消费者憋坏了,国家也会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包括一定程度的放水


2022年,很有可能会再度复刻2020年我们曾经历过的那段历史。当然,城市分化不可避免,那如何甄选标的呢?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那些大涨过的城市(包括嘉兴、平湖),是不是基本面和购买力都没啥问题?


那记得,2022年抄作业也没啥问题!


而购房者的角度,大家的心态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4月12,日嘉兴一套多次流拍的别墅被拍出天价,据传房东居家隔离时候,受够了多口人挤在一间“小房子”里,因此下定决心要换套舒适的大房。


由此可见,疫情过后,很多人对于置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考量,以确定的标准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而在这一轮江浙沪可以拿来直接比较的防疫PK中,嘉兴五县二区无疑都是交出了优异成绩单,反应迅速,严防死守,全民配合,社会面迅速清零,用最短的时间复工复产。这些将在疫情后成为吸引其他城市的居民置业的理由,毕竟,你永远可以相信这里!


07 总结

大基调已经确定,货币只会宽松不会收紧,拉动经济需要房地产,因城施策的调控正在逐步放开,新一轮的周期即将开启。

当下是购房者入手最佳窗口期,有房选,有优惠,房贷利率有倾斜,除非你有更好的抗通胀方式,否则置业依然是家庭最稳健的投资方式。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