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百家说楼

买房人,2022年请开启「扫雷模式」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2-02-17 16:43:00

摘要:祝大家都能稳稳当当收房!

01

这个春天,“雷”声不断。


2022年虽已到来,但部分房企资金链紧张的局面,并未迎来转机。


反倒是房企暴雷预警越来越频繁:债务违约、股价闪崩、项目停工、供应商维权、交付延期、烂尾风险…


连锁反应式的崩塌,此起彼伏的窟窿,将大家逐渐炸清醒。


在房住不炒的新形势下,在“炒”过之后,买房人开始理性审视“住”的问题。


而麻烦也随之而来…



首要问题无疑是房子能否如期交付?在大量房企发生资金周转困难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原本高高兴兴等待收房的过程,变得无比心惊胆战。


就像前几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直言现在对自己那套期房的工程进度十分担忧。甚至已经不对将来的交付品质报很高的期望,只要开发商不出岔子,他能准时拿到房子,就心满意足了。


当然,烂尾这种毕竟是小概率事件。而业主们更普遍的担忧,则是房子虽然照常交付了,但严重的货不对板,质量堪忧。


什么精装修变“惊装修”,屋里漏水成“水帘洞”…


想起当初买房时,广告吹的天花乱坠,销售夸的如痴如醉,业主的内心只剩下男默女泪。


2022年,买房人请自觉开启「扫雷模式」。


02

好不容易买上房子,你说差就差了?


还真是,虽然大家不能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搜集的百强房企全年全网的负面资讯中,与交付、维权、精装修质量相关的高达7.6W条,同比上升37%。其中与降标简配和质量问题相关的资讯分别占42.25%和53.80%。


很多人会问,房价都这么贵了,为什么开发商反而不好好造房子?背后的原因我想有这么几个:


1、利润越来越薄。几年前,房企开发一个项目,利润基本能在10个点以上,但现在基本上都已降至个位数,很多还可能倒贴钱。资金投入大,利润率又低,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房企选择偷工减料,以求多赚一点,少亏一点。


2、资金环境差。高负债、加速扩张…此前的高周转战略已然行不通,并反过来成为房企自己为自己挖坑。虽然近期金融端有暖风吹来,但受益的主要是国企、央企,而民企的融资脖子依旧被卡的死死的。处处缺钱花,自然难以保证用***好的材料给你建房。


3、市场低迷难有溢价。调控没有放松迹象,市场情绪持续走弱,不仅导致开发商赖以生存的销售端资金回流成为难题,也使得目前在售的产品,普遍溢价能力降低。市场不景气,业绩大跌,房企的开发质量也就更难保证了。


4、成本上涨迅猛。去年以来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建材家居等也随之大涨,推高了新建商品房装修成本。许多开发商为了装修部分的利润不被压缩,纷纷选择产品降配或替换次级品牌,而这还是得由购房者买单。


03

其实我们应该相信,没有哪个开发商一上来就是想要烂尾或者把项目做烂,砸自己招牌的。


可初心是初心,现实是现实。


毕竟房企首先是一个企业,市场不好时的首要任务还是“活下去”。无论是企业情怀还是社会责任感,在严峻的生存压力面前,都不再重要。


那么有些同学又要问了,照你这么说,这两年的房子都别买了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且恰恰因为这两年是楼市磨底期,促销降价将成主流,反而给刚需买房创造了不俗的窗口期。


但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接下去对于买房者来说,是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擦亮眼睛仔细挑、仔细看的阶段了。


比如买房前:

1. 不要轻易被销售说辞所迷惑,谨慎识别广告宣传图与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必要时留下文字或者录音证据,毕竟没有白纸黑字写进合同里的,都不能百分百算数。


2.签合同时要详细地看清楚房屋交付相关事项,以及交付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有时间的话,可以抽空了解下相关的政策动态和条例,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大后盾。


又比如收房时:

1. 若开发商“三书一证一表"展示不齐全时,购房人可选择不收楼,若未验好楼就签了相关文件,日后容易产生法律纠纷。


2. 发现房子质量问题,且在保修期内,住户可根据房屋销售合同约定的条款向物业或开发商的售后服务部门反映,通知其履行合同约定的保修义务。


04

***后总结一下:今年开始,买新房真的要慎重了,如果你不想被交付出现问题后的扯皮、维权会弄得心力交瘁,那一定要睁开眼仔细看。


有现房的尽量先考虑现房优势,如果都是期房的,那一定要选择大开发商或央企、国企。


尤其要小心的是前两年大规模加杠杆,表面上风头无两,实则过于“激进”的民企,这些企业出问题的风险更大。


如果你有精力跟时间,甚至可以给目标楼盘的开发商做个详尽的“背调”,包括债务偿还情况、商票兑付情况、有没有出现大批量裁员、欠薪等等。


千万别说:好像没这个必要吧,说不定在哪***,它就实打实帮你避免了一次踩坑——


祝大家都能稳稳当当收房!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