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百家说楼

「担心烂尾」是时候谈谈期房销售的合理性了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1-09-27 17:08:32

摘要:天平正向购房者倾斜,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又有何不可?

这阵子,某大集团的巨额债务危机,让整个地产行业处在了风口浪尖之中。


一家世界500强巨头,而且还是全球营收最高、规模最大的地产公司之一,又玩足球又搞健康,之前还高调杀入造车市场,竟然可以在一夜之间,遭遇“前所未有之困难”。


去年8月,三道红线横空出世,高负债房企立马被上了紧箍咒;


之后地产调控又加码“土地集中出让”、“涉房贷款集中管理”、“部分三红房企买地金额不得超年度销售额40%”……


自此高负债房企不再强调业绩增速,开始降档控规模,说白了要顺势而为,规规矩矩地活下去。


这一点咱普通老百姓从土拍降温上就可以感受得到——高举高打的房开越来越少了


即便如此,一些大开积重难返,半年报一出,房企踩中二道三道红线的依然不少,放张图给大家感受一下。



本文不对上述任何房企的融资经营状况做价值判断,只着眼一个棘手却现实的问题——


深陷债务危机的房企,一旦出现违约,买了这些房企在售项目的购房人怎么办?房子会烂尾吗?


私以为,最坏结果,部分房企破产,手头在建项目短期陷入停工,等下一个“接盘房企”出现,然后重新开工……


由于土地的不可再生性,除了部分城市极其犄角旮旯地块无人问津,大概率这些项目都会迎来“接盘房企”(可以是那些资金状况良好目前在绿档的房企,也可以是ZF介入),所以烂尾的可能性不高。


伴随着这个担忧延伸出去的一个问题,目前也成为地产圈热议的话题——如果期房销售有烂尾风险,为什么不采用现房销售呢?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搜索“取消商品房预售”字样


终于来到了本文核心问题——期房销售真的合理吗?


咱们先追溯下历史,期房的前世今生。


1953年,霍英东在香港油麻地公众四方街新楼建案时,首创了动工兴建前先交订金、分期付款方式售屋,有如开花(付钱)结果(建成),故被称为“卖楼花”。


台湾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以“预售屋”方法销售房屋。


而在咱们大陆,严格意义上是从1994年建设部第40号令《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出台开始,正式开启期房销售时代。


而这潘多拉魔盒一打开,就延续至今!



说来也是神奇,之所以搞期房预售,初衷据说还是为了给购房者减轻负担。


有专家觉得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地价还是那么高,融资成本还是那么高,房价还是那么高的话,开发商没有预售,周期会拉长,最终导致商品房供应减少,房价上涨,最后还得转嫁到购房者身上。


所以谈到购房者买期房的优点,一般查阅各种资料,期房优点总结起来无非这两项:


1、价格优惠(期房通常都是建在一些尚未开发完成的地段,购买的价格相对会比较低,随着未来开发增多,周边的配套设施更加完善起来,房价也会随之上涨。)


2、产品更新户型更丰富(现房基本都是在几年前设计的,而期房则是在现房设计原有的基础上,避开了当前市场上现房的设计弱点,产品力相对更强)


但仔细一琢磨,其实这两项优点并没有多么站得住脚


首先说价格优惠,期房与现房本质就相当于是房子是期货还是现货,期货与现货价格有所不同是正常的,但从来没有一条铁律说期货的价格肯定比现货便宜。


房价也是一样的,根本不存在任何理由可以支撑期房比现房价格优惠这一理论。


事实上,在条件允许之下,开发商一定是顶着房价天花板进行商品房预售价格进行备案,能不能备出来则是相关部门的事儿。


稍有经济学常识都知道,价格是供需来决定的,而不是成本来决定的,说期房价格优惠显然是陷入了成本论的误区。



再说产品更新更丰富这一条优点,更是厚今薄古的一种体现。


那么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把现房比作成年人,期房比作未成年人,选择期房就好比嫌弃成年人太土,于是选了个未成年的当“童养婿/媳”。


问题就在于,成年人也是一步步从未成年人走来的,而未成年人长大后会是啥样子谁也不好说。


如果认定期房产品力一定优于现房,无疑就是陷入了“明天一定会更好”的谬误,明天,可能会更好,但也可能更坏。


而“明天”只会成为“今天”,真正的“明天”永远不会来到,因为“明天”没完没了。



戳破了期房两个假优点,再来说说真缺点,一言蔽之,期房销售制度,不利于保护购房者利益,存在较大风险隐患,钱花出去了,货却不对板,配套没起来,甚至楼盘烂尾


咱们平心而论,无论是香港的楼花还是大陆的期房,对于房产商来说无疑最有利。现金流方面,先收钱,一年半载之后才交货。


至于工程款,施工方先垫着;营销靠代理,效果付费。


除了土地款,之后自己几乎不怎么花钱,真正的“轻资产撬动重项目”。


本该重资产的行当变轻了,这也就逐渐让房地产从制造业逐渐衍化成了金融业——快周转、资本化运作,三军未动,房款先行。


在以前粗放时代,房子不一定盖完,但期房销售额却立马投入到下一块地的竞买中去……


而各种千亿百亿房企TOP榜单上的常客,又天然拥有更强的融资能力,更低的融资成本,通过撬动金融杠杆,真正做到手揣五块钱,撬动五百万的生意。


当越来越多的房企醉心于资本运作,大搞特搞金融,你还奢望他们能打磨出多强的房产品?


购房者的愿望其实简单且纯粹,能够眼见为实,当初描绘的规划能够落地,房子质量没啥问题……


而即便是这最简单纯粹的愿望,却正变得越来越难?!!


……


所幸,调控虽迟但到。


自2016年起,深圳、杭州、南京、苏州等已开始试点现房销售。


2020年3月7日海南省正式取消商品房预售,成为全国首个全面推行现房销售的省份。此后两年,海南房地产调控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市场运行稳定,市场秩序总体良好。



而从去年以来包括三道红线在内的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去杠杆动作,也展现出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市场更进一步规范和调控的决心。


《一代宗师》里有句经典台词: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这句话无比适合送给此刻处在风口浪尖上,习惯了长期高杠杆高负债的房企们。


重回本文的开头,我相信调控的初衷是为了让行业更规范,从来不针对任何企业任何个人。


躺在时代红利上的日子终将过去,重新审视自己核心价值,及时调整战略的房企,才能在这一轮的洗牌中生存下去。


天平正向购房者倾斜,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又有何不可?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