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楼市,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我关注了许多城市的地产公众号,发现许多楼市大V,
纷纷发出预警:
杭州 / 层楼
宁波 / 地产老司机
嘉兴 / 禾枫说楼
深圳 / 樱桃大房子
如果只是一两个声音,代表不同观点;但当这样的声音成为主旋律,还是需要我们多一分谨慎和反思。
那么,平湖楼市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先说结论,和整体大环境差不多。
除了少数新开红盘依然高歌猛进,二手和不太好卖的新盘已经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虽然整体市场热度还在,但这波行情明显已经是强弩之末,走到了尾声。
许多中介表示,进入6月后还未成交一单;而一手房的置业顾问也表示:原本急吼吼的购房者,一夜之间变得不急了,观望情绪隐约开始弥漫……
为什么楼市会一夜变天呢?和以下几个原因分不开:
1、楼市调控,逐渐显威
三月份嘉兴出台新政,简称嘉四条。第一次将全嘉兴纳入了限售圈。外地人在嘉兴五县两区只能买一套房,且首套即限售2年。平湖本地人二套起,也需限售。
一下子将许多外地客户拦在了门外。从嘉兴每个县市可以各买一套,变成全嘉兴只能买一套。是选有一体化示范区光环的嘉善?还是投价格更低的海盐?还是限价更严重的市本级?答案见仁见智。
同时,本地二套起限售,也浇灭了不少本地投资客的热情,毕竟新房建造2年+,拿到产证后限售2年,近5年的时间成本不是谁都HOLD的住。
紧接着,四月嘉兴再接再厉出台“新6条”调控政策。
对市本级项目做出了三套起限购,红盘摇号,优先摇号限售5年等的组合拳。将五县涌入市本级的门槛抬高了,同时又给真正的刚需抛出了新房摇号的橄榄枝。虽说这一政策针对的仅是市本级。但当市本级的行情淡下来,其他五县自然也会感受到一丝凉意。
接二连三的楼市调控政策,随着时间的发酵,正在市场上逐渐显露出威力。未来这一影响,还将持续深化……
2、金融钱袋子,正在收紧
不知不觉,钱荒正在各地楼市蔓延。
多个渠道显示,包含平湖在内的多地银行全面收紧房贷。加息+有选择性放贷成为各银行的常规操作。
如某银行,4月份首套贷款利率还是5.2,6月份已经调整为5.5。即便客户愿意承担高利率,还不一定能成功。
尤其是二手房受到的冲击更大。多家银行表示,已暂停受理二手房贷款业务。之前上半年受理进来的,什么时候能放款,也是未知数。
这一消息在网友中得到证实。“天上的云”爆料:自己上半年卖掉一套二手房。想去买新房。结果老房子卖了,新盘就要开了,下家贷款的部分迟迟没有到账。现在每天都忐忑中度过,就怕两头落空。
这次银行的集体收紧。和今年年初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有关。
通知中明确要求:工农中建交邮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等7大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上限为40%;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上限为32.5%。对其他股份制银行,城市银行也都做出了相应的比例规定。
换句话说,每家银行发放个人房贷的总池子是相对确定的。经过上半年的消耗,每家的额度都大大缩水,而下半年才刚刚开始。只能抬高一手门槛,收紧二手名额,不然到年底,可能一分钱额度都没有。
再加上,各地席卷起严查经营贷进楼市的风。这笔钱想进楼市以及几乎不可能,之前违规流入楼市的一旦被查到,也面临抽贷还款的命运。
总而言之,流向楼市的资金,从大水漫灌变成了涓涓细流。结果可想而知……
未来,如果都要靠老百姓自有资金全款买房的话,即便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这样的家庭也是少之又少。何况,能拿出这么多钱的,也基本不缺房!
3、价格跳涨,时间换空间
最后,在这一波行情里。平湖的房价涨幅有如坐上了火箭。也到了停下来歇口气的时间。
从一手房预售证价格数据来感受一下:
2020年2月万科盛唐景苑拿到7、9、10三栋楼的预售证,价格为毛坯均价16000元/㎡+装修2890元/㎡。
到2021年4月,同一区域的两个新盘预售证分别为:A毛坯20246元/㎡+500元/㎡全装修+车位20万/个;B毛坯19200元/㎡+4000元/㎡精装修+车位20万/个。
装修有好有坏,我们去除这一因素,只对比含车位毛坯价的话。会发现,同样东湖板块1年前和1年后的新房毛坯价,价差高达5000+每平。
这一横向比较放到最热门的南市区域,价差或许还要拉大。
2020年4月,南市玲珑湾申领出11、12#预售证,均价15800元/㎡(含车位)。1年后,2021年4月,南市最新一张预售证发出了毛坯21800元/㎡+3980元/㎡精装+20万车位的价格。
同样比较毛坯含车位价的话,1年时间,同区域价差超7000+。
这个价差体现在房价里,1套房子的总价就要差上百万。一般家庭收入要追上这个涨幅,还是比较难的。
在不差钱的那批客户买好后,市场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能再产生新的购买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当房价快速崛起过后,就会迎来一段时间的横盘,以时间才能换空间。
4、楼市规律,拭目以待
此外,据我对平湖楼市多年的观察,发现一个规律: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周期轮回。
例如:2016-2017年是平湖楼市高歌猛进的时代。
2016年8月,中梁以3915元/㎡楼面价取得东湖伊诺华地块,问鼎当时的平湖地王!掀开楼市新篇章。短短1年后,2017年7月12日,平湖市区4地齐拍,旭辉、龙湖大放异彩,其中旭辉以实际楼面价10238元/㎡取得南市地块;龙湖豪掷26亿鲸吞三宗宅地。成为平湖楼市史上第一个高光时刻。
然后到2018年-2019年上半年,楼市都处于冰冻期。南市土拍价格也回落到6-7K+/㎡。乡镇、经开等多宗宅地屡屡流拍。
直到2020年,随着沪平城际挂牌,车位政策放开等,楼市再度迎来飙升。同年底,东方新区低密度宅地楼面价冲破2.5W元/㎡的天际……
按照这个发展曲线来看,平湖楼市16-17年风头正劲;18-19年深度调整;20-21年再攀高峰;那么,21-22年或将再迎调整期。
但是,本轮楼市行情会否打破2年1调整的规律,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说了这么多,如果简单理解为我在建议你别买房,那就大错特错了。
纵观楼市的发展史,行情有有周期很正常,但无论是房价还是地价的大趋势还是向上的。尤其是房价,哪怕是在行情下行的阶段,也就是横盘不涨而已。虽然市场上或许会有资金问题跳水的楼盘,或者割肉的投资客,但都不是主旋律。
等熬过了横盘期,或许就是新一轮的上升空间。
所以2021年下半年,要不要买房需要分情况来看:
对刚需来说,满足自住功能排在第一位,早买早安心。中国人的骨子里,还是有产才算扎根。所以,无论何时,首付够了就是上车的好时机!
对于改善一族来说。在横盘期可以更加从容的挑选一套心仪的好房。不必在市场的焦灼情绪下,被动退而求其次。算是一大利好。
但对投资客来说,资金的时间成本不容小觑。如果真的迎来1-2年横盘,再加上限售时间。每年的利息累积起来就是不小的数字,或许会吃掉大部分的利润。最后一算账,投了个寂寞。需要谨慎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