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 ***
如题,***近我一个在外地打拼的朋友A,通过微信发来上述灵魂提问。眼瞅着这波平湖房价又涨了不少,自己够得着的上车盘已越来越少,两地无房的A,内心几乎在咆哮。
A之前的顾虑在于不想将首套三成的机会轻易用掉,一方面想在大城市碰碰运气,另一方面他认为平湖已是阶段顶点,房价至少横个一年半载的,有的是时间观望考虑。
图片来源网络
他的判断依据跟很多人一样:一个小县城,人口又不多,没有高铁地铁,平均工资三四千,房价凭什么有涨到***的可能?
但现实总是啪啪打脸,而且来的特快。以目前的部分地价倒推未来的房价,跨过***这道栏,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A则又有了新的顾虑:房价如此“大跃进”之后,还有多少人接盘?现在入场会不会高位被套呢?
图片来源网络
事实上,小编身边抱着类似想法的朋友还真不在少数,有些还是坐拥好几套的房哥房姐。在TA们普遍对后市信心不足的背后下,其实隐藏着非常正常的对房价的“恐高”心理。
2021年了,你敢不敢跟?
贰 | NO.2
今年要不要买房,买的话买哪里?***是从去年找答案。
因为只有明白这一波行情本质,才能对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鉴于对楼市年度数据整理总结,平湖房产网已经有专门的篇幅展开,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只抓核心那部分。
南市实景图
回首2020年,平湖楼市关键词无疑是“分化”。这种分化是全方位的,板块分化、项目分化、产品分化、客户分化均非常明显。
***直观的是区域上的冰火两重天。高热度板块如南市、东湖,跟行情可谓干柴烈火,稍有点苗头就随风而起。从存量新房光速清盘,到二手次新房高热不退,再到待开新盘个个爆火,这股热度丝毫没有退下的意思。而另一边,经开、城西等板块却像冻土层,在火爆行情传递了大半年之后,才开始缓缓解冻,迎来了成交上升。
东湖实景图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板块的分化,也早就在前些年就出现了,只不过在今年受各种因素影响,表现的尤为显眼。
此外,像新房市场,刚需盘与改善盘越来越泾渭分明;二手市场次新房与老破小的待遇天上地下……这些都深刻的反映楼市折叠,一个更成熟的时代到来。
叁 | NO.3
没错“分化”的楼市才是成熟的楼市,彻底挥别鸡犬升天的过去,2021年的平湖楼市将会呈现出以下特点:
“稳”字依然当头,但有一种稳叫稳步上涨。
市场全面回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妄想着疫情影响,房价崩盘下跌的人也可以歇歇了,不信你看2020。虽然从现在来看,今年可能没有像去年那样的大动作频频,层层利好释放,但是房价无缝衔接土地市场的热度,随市场内大多数人预期,跟着水涨船高是大概率事件。而且这种上涨是以热门板块、品质楼盘、优质产品为前提的“改善先涨”,在心理上也大大减少了对人的刺激。
图片来源网络
进一步宽松或严厉调控,可能性均非常低。
基于前面说的,平湖楼市的行情,在2020这一波高手操作下,不但化解了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更走出了昂首上扬的惯性行情,接下去没必要加码助推,更不可能踩急刹,浇灭来之不易的成果。当然基于“房住不炒”的大方针,在楼市里投机炒房情绪明显抬头,在诸多楼市乱象发生之前,通过一些必要手段压一压,紧一紧还是很有可能的。
图片来源网络
强势板块会全面崛起,走向重力更小的区间。
购买力依然在积蓄,市场是饥渴的,政策严控的可能性又很低,我们大概率可以预测,明年东、南这些强势板块面对的将是一马平川!而且还不用担心涨出巨大泡沫,因为这些板块无一例外,都有着优良的底子夯实房价,各种因素作用下,这些板块将走向重力更小的区间,涨,一骑绝尘;跌,也有浮力支撑。
图片来源网络
刚需被伤到绝望,But who cares?
在楼市皆大欢喜时,***伤心痛哭的无疑是真正的刚需,就像开头提到的A君,其实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也想尽早上车,只不过比普通人多了几分谨慎和患得患失,便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这不得不说既现实,又残酷。
肆 | NO.4
***一段,就让我这个去年还是苦逼刚需的后浪来说几句掏心窝子的大实话吧。(内心脆弱的baby后面的内容可以不用看了。)
其实严格意义上这个时代真正的刚需,我觉得就只有90后这一代。因为80后大部分都买了房,而00后未来基本不会缺房。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从这点上看来说,才不要做什么“后浪”,你看看前浪们有多爽,房价大涨前上了车,这几年身价蹭蹭涨了几百万。而轮到90后上场,面对的却是山一样的房价压力,再怎么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也“浪不起来”。
但是,这就不买了么?更要买!
社会的运行,本质就是个游戏,初登舞台的你我,没有任何议价权,你只有参与,或者被边缘化。
父母那一代的教训已经摆在眼前:当初买了房和没买房的现在家庭财富差了多少?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的你选择逃避,下一代可能就直接从主流竞争中出局,从头开始。
房子背后绑定的是配套、交通、学区…一整套资源,它拉动投资,带来就业,贡献了大量的人口生产力。在整个游戏链条里,规则制定者***在意的是这个市场能否维持繁荣和稳定,这是所有调控的逻辑。
至于这个城市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房,这个不在考虑范围内。
但恰恰对于年轻人来说,房子是你与社会经济发生关联,和立足一个城市的入场券。
图片来源网络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自住的那一套,你***逃不掉,因为有房才有社会认同,才有自主的决定权。
***奉上《卜算子》一首,与君共勉:
本是打工人,奈何刚需客,
忍看房价今非昨,无语泪婆娑。
正嫌首付高,哪知全款多,
春去冬来无所获,莫指乾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