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百家说楼

34万亿投新基建,你还真以为房地产不香了吗?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0-03-10 16:30:00

摘要:***,我再问你一遍,疫情过后,你真的觉得,房地产不香了吗?

前阵子,“34万亿新基建”很火,甚至有人认为这标志着房地产彻底被关小黑屋,不香了。


好吧,本来不想再讲这个争议话题,但有人cue我,我觉得有必要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如果你一直有关注财经新闻,就应该知道在上礼拜,13个省市区发布了 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共计 33.83 万亿元。

2020年疫情突然爆发,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全部受到影响,而这次公布的34万亿的投资流向,果不其然,再次奔向“基建”。


为什么说“再次”,因为实在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2008年的“4万亿”。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ZF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而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后来大家统称这个为“四万亿计划”。而当时四万亿计划,主要投资方向就是——基建。

跟08年不同的是,这次投“基建”二字之前多了个“新”字儿。


何谓新基建?


比较书面化的解释,会追溯到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时把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发展现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其实就跟新零售、新营销一样,所谓“新基建”,就是区别于传统基建的一种说法。


说到传统基建,普通老百姓张嘴就来,民间俗语也有金桥银路钻石隧道的说法。这些年大家坐的高铁,机场,都属于传统基建,你现在享受得舒服也完全仪仗于当初有ZF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其中铁路公路占的比重大,传统基建也被戏称为“铁公基”。

纵观历史,横看全球,但凡遇上经济上行压力,刺激基建,***是不二之选,既能够创造劳动岗位,解决就业问题,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把经济数据给优化了。高中政治课本里都记载过经典案例,远有罗斯福新政,近有安倍经济学。


而回到现实,2008年的四万亿大家都还没忘记,现在34万亿的新基建来了!


多数人不会忘记,08年的四万亿,伴随着基建完善的同时,还有货币大量流向房地产行业,从此房价令许多人高攀不起……

而这一回,说的是刺激新基建,乍看之下都是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相关的项目。政治局会议也再提“房住不炒”。似乎,钱于情于理于思想觉悟正确,也应该流向科技领域,但,这种想法或许只是看上去很美。


早有专家进行解析,新基建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以下内容为引用):


(1)***内核是为数字、信息经济的六大支柱——即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提供基础设施,如5G基站、IDC 数据中心等;

(2)第二层次是电子化、智能化改造现有城市的传统基建设施,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等项目;

(3)第三层次是在城市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的配套应用设施,例如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支持的充电桩、光伏、垃圾发电等;

(4)第四层次也是***外层,实际上并不能称得上新基建,更多是补短板基建,如科技园区的开发、连接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高速铁、轻轨等。

OK ,现在非常实际的问题来了:大家闭上眼睛想一下,你所在的城市真的已经5G大覆盖,走到哪儿都是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极其发达吗?你所在的城市电子化智能化真的已经取代了传统基建设施吗?你所在城市满大街开的都是新能源汽车用的都是新材料吗?你所在城市垃圾都拿来发电而不是填埋焚烧了吗?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的答案肯定是——NO!


都说现在大家用智能手机用的溜,可事实上即便是在疫情期间检查健康码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有部分执行者是多么的敷衍,眼睛一扫就算交差。


这就是现实!


很多时候,一些数字化智能化在线的东西看上去很美,貌似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正儿八经落地要面对的,却是一个需要教育的市场,需要教育的用户习惯。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以前看到这样的笑话:一个连粥都喝不上的乞丐,问他发财了怎么花钱,他的回答是那我每次就买两碗粥,一碗喝一碗倒。而我们也经常看到有的人YY自己中了彩票怎么花,放以前***多的答案是我存银行每天吃利息,而现在,估计***多的答案就是我先去买个几套房子……

理念归理念,认知归认知,认知作为意识才能反作用于物质。我们身边,多的是嘴上喊着房地产是洪水猛兽,身体却诚实要死有钱了就往售楼处跑的哥们儿。面对房地产看空做多,说明骨子里潜藏着买房的基因。


再看数据,在政府基建投资中,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统计现在还无可查。倒是有人从 PPP库细分项目中发现了玄机。目前存量PPP 项目总投资规模大概 17.6万亿元,其中“铁公基”约 7.1万亿元,占比接近 41%。规模排在第二位的是房地产、土储相关的,包括广场、公寓、棚改、危房改造、保障房、土地储备等,约 3.4 万亿,占比 20%左右。而医疗卫生只有 3000亿左右的项目,占比 1.7%。

至于“新基建”项目,在整个 PPP 项目库中少的有点可怜,不足 1000亿元,占比只有0.5%。


是不是很颠覆大家的认知?看上去“调控”甚至是用“抑制”二字来形容的房地产相关项目,占比竟然是新基建的整整40倍啊!


所以,接下去究竟是拿看上去香饽饽的新基建来救市,还是依然选择拉传统基建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我想这已经是不言而喻了吧。


(以我们小平湖为例,通用机场要来了,城际轨道和高铁进程都在提速了,虽然我们每次说这些内容每次都被骂,但是的的确确都在推进中。而新基建,或许是鲁提辖才疏学浅,读书少,看到相关报道真不多。)

 当然,我不否认新基建加力的决心,毕竟,资本市场“科技强国”也被宣导是贯穿全年的主基调。


但是,如果你炒股,你就会知道,疫情之后,迎来***调整的是科技股,而带动大盘上攻的正是你所感觉要凉凉了的,传统基建股、地产股。


股票嘛,向来代表着大家对未来的一个预期,而且谁投票都没用,钱投票才算数。


昨晚美股带动全球股市暴跌,今天大A股照样走出独立行情。你要总恐慌中国股市要跟跌,楼市要步人家泡沫后尘,那你总有***要自己把自己愁死,自己把自己吓死。

所以,谁都不要认为自己***聪明,谁都不要觉得自己特牛逼。


只有钱是***聪明的,知道它该流向何处。


***,我再问你一遍,疫情过后,你真的觉得,房地产不香了吗?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