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百家说楼

只有房地产,没有骗过你。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18-08-29 17:49:29

摘要:暮然回首,你会发现,只有房地产在灯火阑珊处,不负通胀不负卿。

几天前,老友聚会,酒过三巡,一哥们借着酒精把埋藏心底瞒着老婆的秘密抖了出来——继三年前拿结婚份子钱炒股落袋亏一半后,他去年年底买的P2P也爆雷了,本金全部打水漂。数额不大那也就算了,偏偏这哥们是拿老房子拆迁赔的钱买的理财,一百多万全折在里头了……

 

一时间,酒桌氛围降至冰点,这哥们又喃喃道:“早知道就听你的,去年拿这些钱投噶一套房子好了……”

边上诸君为化解尴尬,纷纷举起酒杯帮腔着说算哩算哩,以后长记性好了,老鲁做房产的,兄弟总归不会骗你的,来来来,喝酒……

 

我跟他们碰了一下酒杯,把到嘴边的那句话硬生生用啤酒闷了下去。那句我想说但是没说出口的话,我今天写了下来:

 

千金难买早知道,但过去三十多年的经验难道还不够让你长记性吗?这么多年了,只有房地产,从没有骗过你啊!

 

1、激荡三十年,水大鱼大房地产

 

中国的房地产,作为一个产业,萌芽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在此之前,城市住房推行福利分房制,即由国家统一建设,再作为单位的员工福利之一,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实物分配。由于实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这样的二元管理结构,在农村,农民的住房以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宅基地自建房为主。

 

1980年,邓小平把房子定义为商品。房改和土改同时被推动,房地产正式成为了一个产业。同年,***个港资开发商在内地建设项目——新世界中国大酒店。

1987年,深圳进行了首次的公开土地拍卖,随着一级市场敲响***声的土地拍卖槌,中国地产开始进入商业化时代,也迎来了疯狂飞跃的十年。

 

1988年,国家批准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行住房商品化,将实物分配逐步改变为货币分配,是住房这个大宗商品进入消费市场。由此,掀起国内***轮的房改热潮。

 

1991年,国务院进行24个省份的房改,全国房地产进入起飞阶段。以冯仑、潘石屹为代表的“万通六君子”纷纷放弃体制内的铁饭碗,作为***代的房地产人迈向了创业之路,完成了财富的积累,并在未来三十年成长为地产界的***大佬。

(万通六君子合影)

 

1993年国家陆续颁布住房公积金制度,发放住房债券等;1996年,国家提出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点,一系列的利好刺激让中国房地产翻开崭新篇章,***披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在这一阶段诞生。

(亚洲金融风暴)

 

1998年是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分水岭。受亚洲金融风暴波及,房地产市场也遭遇了严峻考验。为了刺激房地产发展,培训新的增长点,国家下发了一则《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从此,福利分房制度正式全面终结,住房货币化开始。

 

2、周而复始的去库存—调控—去库存—调控

 

19982003年,中国迎来了地产转型期。由于福利分房没有了,大家的思想观念尚在转变,而过去的商品房亟需去库存。于是国家通过开展个贷、降息、公房允许上市等一些列刺激政策,让房地产迎来回暖。全国存量空置房逐渐被一扫而空,许多日后知名的房企就是在这一波小阳春行情中杀入房地产领域。地产蓬勃发展,供需关系逐渐发生变化。

 

20036月,央行印发121号文”,严控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并且推出了二套房提高首付,利率上浮等概念。此文件效果显著,长达五年的单边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地产行业高烧渐退。

然而这次的调控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03年恰逢非典爆发,经济增长遭到了巨大挑战。为了保经济增长,住建部发布了18号文”,将鼓励房地产发展定性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渠道。去库存2.0号角吹响。由于承担了拉动GDP的重任,房价止跌反弹。

(非典挑战了经济,房地产再度拯救GDP)

 

20042013年,房地产迎来第二个黄金十年。2004年,全国房价同比涨幅14.4%2005年在舆论之下,国务院出台“国八条”,但该年房价仍然上涨12%2006年,九部委推出“国六条”,房价依然无视调控,上涨6%……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报)

 

2007年,民怨沸腾之下,03年的调控方法再现江湖。《关于加强商业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下发。具体要求:对于贷款的二套房,首付不低于4成,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严格控制银行开发贷,项目资本金不达到35%不给放贷。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调控一旦涉及到了首付比例和利率,对于市场必然是会产生较大影响和波动的。07年的调控,恰如03年那次调控,效果显著,房地产交易量价齐跌。

 

然而冥冥之中自有天意,03年调控遇上了非典,07的调控紧接着就遇上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经济增速下滑,政府不得不再度出手救市。而房地产,再度肩负起保证经济增长的重任。

2008年,鼎鼎大名的四万亿计划,全面引爆房地产,当年房价上涨25%。在这一轮地产发展周期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发展不平衡,虽然全国各地都在猛涨,但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始终是房价涨幅******快的。

 

2010年,调控手段升级,“国十条”的推出,不仅有过去屡试不爽的收紧银根,降贷款比例手段,还提出了“限购令”。而涨幅***快的北上广深等地,则成为了***批的“限购城市”。买房不仅需要钞票,还需要“房票”。

限购令的出台,短期内确实降低了交易频次,然而时间一长,拥有一套限购城市的房子反而变得奇货可居,无形中反而抬升了限购城市房子的价值。从此北上广深的房价,一骑绝尘,寻常外地家庭,难以望其项背。

不过总体而言,20102015年,全国房价基本持稳,投机绝迹,整体呈横盘状态。但日积月累,“高库存、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于是到了2015年底,国务院出台去库存政策,刺激房地产,波澜不惊了快五年的房地产市场再度爆发,量价齐升,而这一轮的行情,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3、为什么,被骂的始终是房地产

 

哪怕你从来不关心房产发展的轨迹周期,你也能切身感受到房地产发展给你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有一个上海朋友,他有一套测算居住空间的有趣方法——就是测算从前到现在拥有多少个厕所。在三十年前,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而现在他有两套房,每套房里面有两个厕所。从只有十几分之一个厕所,到现在一个人拥有两三个厕所,相对应的,就是他个人的居住空间在这三十年里翻了几十倍。

(老上海亭子间)

 

时代在发展,生活质量在提高,房子我们也是越住越舒坦。

 

但,从始至终,坊间对于房地产的指责抱怨攻击之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环顾周围,现在抱怨房价太高的是哪些人,其实就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就开始在抱怨房价高的那些人,对他们而言,房价无论在哪个位置,永远是高的,而开发商骨子里流淌的血都是黑色的,人家是来赚自己钱的。至于那些住大房子的人,都来路不正。

这种思想简直陈旧、腐朽至极。福利分房结束后房子本来就是商品货币化了,开发商不逐利难不成个个都转型做慈善吗?况且穷病难治,穷心病更难治。始终以一颗穷心病来揣度所有的市场化行为,那必然会仇富,仇房。这哪是房地产的错,这根本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啊!

 

有人对于当下中国房地产深恶痛绝,觉得它就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原罪所在。可这些人却忽视了,在每次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受阻时候,是谁责无旁贷,力挽狂澜。房地产究竟是原罪,还是功臣,98亚洲金融风暴、03非典、08经融危机,三十年来一次次的考验,历史都已经给出过标准答案。至于发展不平衡,市场化进程难不成是放在公平秤上推进的吗?什么都讲公平,产业结构发展都还不平衡呢,城市发展还分先后呢,何必如此怀念吃大锅饭的时代?

还有人装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说高房价压缩了大家的生活品质。可问题在于,那些因为用杠杆买房,背负着还贷压力的人,化压力为动力,反而更上进更拼搏,职业生涯越发平坦。倒是那些张口闭口生活品质的人,享受再先,吃苦在后,关键由奢入俭难,吃苦都吃不了,这些人的生活并不见得有多么精彩。

 

至于什么租房代替买房论,当然无可厚非,但一辈子都在不断搬家中渡过,肯定不适合推广普及,毕竟“游牧民族”这种生物已经绝迹了……

(电影《后来的我们》男女主不断搬家)

 

所有的抱怨声,本质上是自己的欲望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之所以无法得到满足,就是因为自己想得到的太多,愿意付出的太少,终日恨不得便宜都让自己占了。

 

为什么受伤挨骂的总是房地产。因为房地产商品化得彻底,房地产不相信眼泪,一如冰冷的钢筋水泥,不近人情。

 

当然房地产被指责***多的是房价泡沫,可一旦追根溯源,就会发现,所谓泡沫,那也是货币泡沫,钞票印的太多了。

 

4、资产保卫战,房产不负你

 

央行印钞,大水漫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经历着一场悄无声息的资产保卫战。

 

1980年,我国广义货币(M2)量1843亿,而到了2017年,广义货币量167.7万亿。整整膨胀了109倍。

与此同时,因为与美国进行贸易战,我们离岸人民币兑美元,频临破7

为什么现在的人焦虑,因为在货币超发而且对外也在贬值的现实情况下,你的财富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操作不当,财富缩水;什么都不做,财富也在缩水……

以前中国人的习惯是储蓄,但现在,连我外公外婆都知道储蓄的银行利率根本追不上钞票的贬值速度……

你或许是个股民,美国道指正在创下***长***久的一波牛市,而我们的A股市场十年前大盘尚在3400点,现在却还在2700点苦苦挣扎……

你赶时髦,图高收益,去买了点P2P,但是接连爆雷的新闻看得你心惊肉跳,你想要提前退出,结果一挤兑,你买的P2P理财产品就真的崩了……


或许你还去买保险、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金融产品,但收效似乎都不够明显……

 

暮然回首,你会发现

只有房地产在灯火阑珊处,不负通胀不负卿。

为什么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正因为我们当下的人生充满了多变,我们才希望有一个不动的东西,求一个心中的安稳。而房地产,除了帮助你抗通胀,还给了你巨大的心灵慰籍。

 

大多数人的***套房,解决居住需求。

有了房子,才算真正有了一个家,它既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也是一个让人踏实的精神寄托。

 

而人生的第二套房,往往还承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更为丰富的需求。

消费升级,我的居住条件相应地也要改善,买套房无可厚非吧?

父母养老,我得让他们颐养天年,买套房无可厚非吧?

孩子教育,我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买套学区房无可厚非吧?

工作调动,长期居住在外地,买套房无可厚非吧?

……

中国的房地产,伴随着三十多年的发展,实打实带动了GDP,无论是碰上黑天鹅还是灰犀牛,房地产作为一头猛兽可以扫除一切魑魅魍魉;商品房附加的金融属性,也成为了普通老百姓抗通胀的***投资标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中国人对于房子寄托了各式各样的美好愿景,这份情节有延续性,传承性,或存在争议,却让人又爱又恨。

过去一年国家反复强调房住不炒。投机房地产,当然是有悖于国家意志的,但这只是一小撮人的行为。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选择房子,是为了自住或者资产配置,用以保值增值,冲抵通胀。毕竟在当下,这样的选择也是无可奈何。

《圆桌派》节目里,主持人窦文涛讲起房子这个话题时候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这辈子***没骗你的只有房产销售,当年让你买你都没买,后来没资格了,你才后悔了。

 

哪里是房产销售没骗你,我从业至今都没听说过谁买房子亏了钱的。只有卖太早懊悔自己卖便宜了的,或者自己拿不住把房子在低价出手了的。那些心如止水,云淡风轻,不以一时涨跌波动而喜悲的买房者,都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享受到了超出预期的回报。

 

所以啊,只有房地产,没有骗过你啊!

 

——THE END——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