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动产统一登记实行以来,为了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促进不动产登记规范化和标准化,进一步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即使面对初始阶段的人员调整、平台建设、数据转接等种种问题,我市始终围绕“***多跑一次”改革主旋律,坚持发扬“创新谋跨越、实干勇争先”的铁军精神,不断总结和探索窗口建设新机制,“平湖加速度”助推我市不动产登记改革深化。
一、精简流程,集成服务,多措并举共推“一次办”
推进业务提速,实现全流程一次办。通过重造业务流程,实现了55个不动产登记事项全流程***多跑一次,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由改革前的“***少上三次门、跑七个窗口、花几小时、十五天拿证”变为现在的“跑一次”、一小时办结、当场拿证,并与水、电、气、电视、宽带、固定电话联动过户,取消了二手房过户预约,实现即到即办,不动产权证书证明快递免费送达。在改革过程中,多次精简办事资料,减少婚姻状况的审查,让老百姓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不动产登记***多跑一次的真正便利。
实行无差别受理,实现一窗通办。打破部门界限,重组原国土、房管、地税三部门人员和窗口,设立不动产登记综合受理窗口。从4月16日起,开通了8个无差别受理窗口,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窗通办”,消除了窗口的领域概念,登记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内部集中流转,大大改善窗口之间忙闲不均的情况,缩短了群众等待时间。窗口前台受理人员也从“专科”向“全科”转变,建立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充分体现了打造一个整体政府的理念。
开展特色服务,实现群众省心一次办。不动产登记所有事项按“八统一”要求进行梳理,印制服务指南在大厅显著位置放置,做好政务服务网维护更新,方便群众查询。窗口设立志愿引导员,建立引导监督机制,保障服务水平。推行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和周末轮值,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方便,还利用信息平台推送告知短信,时刻提醒登记办理进度。同时,利用行政服务中心LED屏幕、公众号和微博等多媒体形式向目标群众推送信息,宣传不动产登记***政策。
二、全面优化,提能增效,推进不动产登记“马上办”
促升级,转作风,开展窗口标准化建设。抓好窗口“硬件”建设,力所能及地改善和优化窗口设施,为服务对象尽量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服务环境。同时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及服务行为等“软件”建设,努力打造“内部管理正规,外部形象良好,人民群众有口皆碑”的对外示范窗口。
强基础,补短板,推进数据整合。不动产登记系统平台经过多次升级,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改造完善,系统平台建设项目于去年12月完成项目验收。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项目单位及监理单位,数据整合工作有序开展。数据整合项目于去年11月通过省厅审核,完成报部数据汇交,12月完成项目初验。去年年内也已经实现了与地税、房管的数据共享互推,启用了法院、银行不动产信息查询接口。
提素质,强培训,提升综合业务水平。窗口严格执行员工“考勤考学考绩”制度、AB岗制度、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各项规章制度,推行窗口例会制度和“一月一课”培训制度,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服务学堂”、“青年干部讲坛”和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窗口业务人员还进行定期轮岗,形成了互帮互助、互比互学,人人争当“全科医生”,人员之间传帮带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优化提升,改革变化,积极探索登记业务“创新办”
创新科技应用手段,拓展“互联网+”服务。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推出微信公众号预约服务。市民可以通过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和“我的嘉兴”手机APP上进行预约,在预约时间段内到大厅取预约号,等窗口正在办理的完成办结后下一个就轮到预约号办理,实现了预约的优先服务。不动产登记费的收缴除了银行收费窗口外,支持支付宝和智能终端自助支付。同时,还积极推动不动产登记乡镇“延伸服务”及“四通”办理,即“一网通办、一证通办、一事通办、一城通办”。
不动产信息自助查询,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窗口设置了不动产登记信息智能自助查询系统,申请人只需携带二代身份证通过简单操作即可一次性实现个人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和打印,并自动带有“平湖市国土资源局”水印,加盖不动产登记查询专用章。同时,不动产登记信息还可以网上查询,使群众“一次也不用跑”。
突出入驻中心优势,体验新型信息技术。利用行政服务中心多部门窗口设立的优势,体验登记材料相关部门新的信息技术运用。譬如公安的“人像识别”新技术,免去了申请人员因为身份证未带或遗失缺少身份证明材料而“来回跑”的麻烦,有效弥补了肉眼比对的局限性,有助于在核对人员信息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