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地产人***钱的时代
但也可能是地产人***坏的时代”
1
前阵子好友Z外地返乡
想买套房子以后娶媳妇儿用
他先去各大楼盘逛了一圈
无一例外都告知没房源了只能排队等
有个楼盘一置业顾问忙着打***荣耀,甚至都懒得抬头搭理Z
Z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找中介
不找不要紧一找吓一跳
当年跟他妈一起打麻将的张婶王叔李大娘
现在通通告别牌桌,摇身一变开起了房产中介
甭管专不专业有证没证,人家有房源就是王道
虽然这些长辈们有几个讲普通话舌头都还捋不直
但是业务操作相当娴熟,干净利落就帮Z推荐了房源
***Z以高于市场价几万块的价格买到了中意的房子
(那套房子在我看来根本不值那个价但我忍住没多嘴)
付佣金那天他好奇地问王叔今年是不是赚了很多
王叔嘴角上扬,笑而不语,得意之情却溢于言表
Z想进一步追问,王叔的儿子竟然带着客户跑进了门店
原来这个初中肄业的小伙子现在也在干房产中介,刚从房管处回来呢……
2
以上内容***真实有效
但是看上去却颇具戏剧性
稍加润色或许都能写进谴责小说《2017年目睹之怪现状》里头
却从侧面体现出这波房地产牛市中存在的行业乱象:
在过去一年这波营销顺境中
许多根本不专业、不合格的地产从业人员
却能够在这个垂直的领域里滥竽充数大行其道
而狂热的市场更是蒙蔽了消费者的双眼
使得大部分人无力区分究竟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纯粹以结果为导向来判断谁是合格的地产人
几乎失去了根本意义
借用雷军的一个比喻:
在这个地产从业人员躺着赚钱的时代
即使是一头猪,身上背几套房源
没准这头猪都能飞上天,成为销冠
3
这当然是地产人***钱的时代
但也可能是地产人***坏的时代
过度的顺境让地产人无法展现真正的价值
也无法通过自身实力跟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开发商不再比拼能力,而是比拼速度
大家都想着在***短周期内完成***数量的房地产开发;
营销线上不再考量策划思路,反正也不用太烧脑
一线销售人员销讲过关就能上岗,不愁卖不掉房子;
工程设计不再绞尽脑汁规划房产品的迭代升级
一套模版全国通用,一个模式批量化操作;
施工进度单纯求快,施工质量开始怠慢;
园区配套能省则省,不必在乎园区附加值
而一切的一切
供需又成为了原罪:
反正
购房者都不挑
地产从业人员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4
我再举个乱象实例:
我***近听到过的***离谱的一件事
是一个置业顾问痛骂一个购房者
大致经过就是我的一个朋友W去一个项目签约
之前联系的置业顾问恰好没上班也联系不上
但W既然特地过来交钱签约,那就安排其他工作人员完成操作吧
签约完,回到家,W就接到了自己原先那个置业顾问的电话
二话不说,上来劈头盖脸一顿痛骂
原来这个置业顾问错过了签约,所以少赚了佣金
W态度比较谦卑,连声抱歉,还想发个微信红包表示歉意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个置业顾问拉黑了
问题是W这个客户,你这置业顾问压根就没积极维系过
即便是你这置业顾问根本不存在,也不影响我朋友的购房决策啊
显然这个置业顾问高看了自己在整桩交易里的作用
你还真以为是你的销售技巧促成了这笔交易吗?
而这种置业顾问痛骂购房者的行为
放在任何一个领域几乎都是难以想象的
这种侮辱客户上帝的销售人员当然是不合格的
但是如此顺境营销大环境下
项目拿到预售证就能马上清盘情况下
这种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也真是过得快活自在呢
5
这些乱象所带来的结果就是
在过去这一年里
整个平湖的房地产开发水平、营销思路、产品研发、规划设计、施工质量、园区服务,都有着明显的倒退
所有从业人员,别说自己专业水准的提升了
几乎都把小心思放到了炒房上面
囤上几套房子,奇货可居
等一两个月之后,待价而沽
无论是买房还是卖方
再也没有人关心房子质量、绿化景观、是否人车分流这些东西了
任何标准参数在快速上涨的房价面前都是那么苍白无力
如果不是前阵子蓝色钱江那一场惨烈的大火
估计大家早将小区消防安全抛到九霄云外了
当一个行业如此不健康不正常,那行情总有走到尽头那一刻
此前已经说过,调控一旦升级
楼市也将从卖方市场逐步进入买方市场
拐点来临那一刻,品质、专业、服务等一系列的考量因素也必将重回大众视野
就像金融市场常说的那句话:
只有浪潮退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
我希望这波所谓的行情快点走到头
让所有真正地产人迎来一个价值回归的好时代
- End -
▼
文∣鲁提辖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版权归"平湖房产网"所有
扫码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