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本地信息

驻点破难让楼宇经济发展“再加速” ——理顺体制机制 集聚特色产业

来源:中国·平湖门户网站  2017-05-15 09:29:25

建工大厦已入驻企业14家、入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总商会大厦、温州商会大厦也已建成并相继进入二次招商阶段……今年以来,我市楼宇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再加速”,而在这些重大进展的背后,更凝聚着市破难小组的智慧与汗水。

  “特别是在土地资源要素紧缺的环境下,楼宇经济有望成为平湖经济转型发展的助推器,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将其作为1号驻点破难项目加以实施推进。”承担此项破难任务的市发改局副局长、市服务业发展局局长沈海良说,3个多月以来,他和他的破难小组跑现场、摸实情、理政策、想办法,为南市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据了解,南市中央商务区共有商务楼宇项目7个、11幢,面积近50万平方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楼宇工程建设风风火火,业态导入、二次招商却相对滞后,这不仅是我市楼宇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也是摆在破难小组面前的首要难题。“要破难,首先要把现行楼宇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理顺。”沈海良告诉记者,在今年的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点中,对以当湖街道作为主体,承担南市中央商务区楼宇经济发展的主要职能进行了明确,在体制机制方面提供了保障。

  楼宇经济要实现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不能缺少政府的引导。“像目前的建工大厦、总商会大厦、温州商会大厦均属于联建项目,产权相对分散,这为我们产业集聚带来了现实困难。”沈海良说。根据实际情况,破难小组引进的业态上制定了“正负面清单”,明确了哪些产业不允许进入,哪些产业是鼓励进入的,通过加强政策引导,达到产业集聚的效果。比如说,建工大厦基本确定以建筑业、房产相关的服务业引导倒入,目前近30家建筑业企业及相关服务业已经入驻或正在装修。

  “目前我们按照各个楼宇的业态定位,施行‘一楼一策’跟踪指导,加强了招商针对性的同时,收效也比较明显。”沈海良说。特别是加大了对上海的招商力度,通过一季度两次上海推介会,重点推介我市楼宇项目,推动一些网红时尚项目、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落地。

  在产业“招”进来之后,不仅要有地方“放”,而且还要放好,这就给南市中央商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破难小组的协调下,原先在建工大厦南侧的一片水洼地,目前正在进行改造,接下来还会种上绿化;横一路、纵一路等南市中央商务区主要规划道路已建设完成;新城吾悦广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大胜路一期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北侧人行道改造提升方案也在积极的谋划过程中,将进一步为南市中央商务局楼宇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