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南市某神盘开盘,终于没有延续“时光”的神话。 据现场了解,本次开盘共推出了2栋楼,300余套,均价沿马路的一栋是9060元/㎡,前无遮挡的墅景房是10160元/㎡。共认筹了160个号,业务员介绍当天成交40%左右!
和其***近10月底的一次开盘相比。上次是只开了一栋(同为无遮挡的墅景房),100套左右,均价9860元/㎡。但认筹达300多个号,当天基本售罄,仅余个位数的顶层房源。两次相比,其实价格,位置相差不大。但降温效应还是显著的。
以及上个月还有东边一个楼盘的***1栋楼开盘,均价9500左右,据了解销售了一半左右。从这几个典型楼盘近期的表现来看。我们不禁要问:楼市的牛市结束了?!市场进入了调整期?!
笔者认为,造成近期变化主要三大原因:
一是:调控威力显现,客户回归理性
虽然嘉兴本次的调控政策比较温和,但对心理的影响还是逐渐会显示出威力。
国人历来有追涨杀跌的跟风消费习惯。当全民买房/炒房,陷入房价会越来越涨,RMB越来越贬值的恐慌中,对房子几乎不加挑剔,有房就抢。加上前段时间混乱的分销市场,引入了大批上海客一起抢房。加重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但随着全国各大小城市地方调控政策的出台,包括平五条的执行细节亮相。老百姓感觉到了政府对稳定房价的态度,吃下定心丸,自然就理性和观望起来。
二是:房价破万,触及客户心理高压线
印象里平湖上一次房价过万是在2011年。
当时全市住宅均价达到7800多元/㎡(含乡镇)。东边几个楼盘,如东湖明珠花园(10年起卖,尾盘卖到1万多)、龙湫湾、星洲城市花园、率先引领平湖进入了万元时代。但后来的故事大家也知道,这个价格没绷住。到12年的时候,全市商品房均价跌至6500多元/㎡!(2016年数据统计至10月份,部分新推楼盘尚未进入备案系统)
其中,龙湫湾率先跳水降价,售楼处被砸(这是平湖目前为止,史上***售楼处被砸的楼盘!回头看看今天的房价,动手的那些人欠龙湫湾一块玻璃啊)东湖明珠被告到赔钱了(虽然理由是擅自改规划,但如果交付时不是碰到房价下行,业主应该也不会闹的这么凶吧)?!星洲退差500元/㎡价息事宁人等等……万元线,似乎是平湖房价的一个高压线。
用身边一个新平湖人的话来说:感觉花1万多买平湖,太不值了!毕竟平湖只是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县级市,算四线。而一些二三线的市级城市,也就万元左右。还可以享受更好的城市配套,教育资源等。
但这波平湖房价上涨还有其他诸多因素。
如沪嘉同城的溢出效益,以及土地价格的上扬。(11年房价上涨的时候,土地市场是遇冷的,为后面的价格下行埋下伏笔)。所以无论是从上海坚持人口结构优化策略不动摇,还是土地成本的水涨船高,平湖楼市重蹈11-12年V型路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三是:对产品的要求水涨船高
其实第二点和第三点是联系在一起的,价格上去了。
客户对楼盘品质的要求和期待自然就更高了。比如同样一件衣服,卖100的时候,大家觉得很划算;卖150的时候,性价比就没有那么高了。也就是购房者觉得犹豫的原因所在……
例如南市某神盘一直以好户型著称,但这次推出的房源,明显弱了些。112㎡只能做南北不通的中间套;125-132㎡的户型也只能做到2开间,或者2.5开间朝南。稍显差强人意。
当然,总的来说,该楼盘还是笔者眼中目前代表平湖楼市开发的***开发水准。
无论是景观、物业、规模、实景,都可圈可点。
眼下,2016已经进入尾声。对于即将到来的2017,不妨做些大胆(不负责任)的猜想
2017楼市大猜测
猜想1:主城破万或成定局
从目前的市场待售楼盘来看,***快会上市的纯新盘应该是中梁·东湖壹号院,快的话估计三四月就能首批开盘!而3910元/㎡的土地成本,也注定了房价妥妥过万。
而随后上市的中筑地块就在一路之隔,价格上应该会采取搭顺风车贴着中梁的价格走。
以及北边的景乐新地,有香堤绿都2期的价格在那做参照物,且景乐房产一向以品质著称,还是有很庞大“景粉”基础的,想必也不会采取低价策略。
而御龙湾三期,作为御龙湾40万大盘的压轴地块,又是一线湖景。有了今年2期的大卖,资金不愁,自然惜售。还有其他几个主城区的小盘,虽然规模不大,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应该也会采取“时间换金钱”的策略,哪怕卖的慢一点,也要确保价格个利润。
所以,从目前的待售格局来看,期待明年会降价的购房者怕是要落空了。
猜想2:全面提升,百花齐放
但好消息是,房子的品质会大幅提升,形态也会多样化!从目前几个待售楼盘的规划来看,我们了解到,明年将会有:精装社区、创新的带电梯洋房、叠拼花园墅、别墅、以及功能更强大的高层等等百花齐放!一改当下房价高居不下但选择单一的局面。而楼盘风格也会一改“简欧风一统平湖”的局面:新中式、新亚洲风、现代简约等建筑风格也会陆续涌现。是不是很期待呢!
猜想3:精雕细琢,寸土寸金
随着房价的提升,大家对空间利用率的要求也越来也高。毕竟寸土寸金,容不得浪费。
从目前了解的几个待面市项目来看,新产品在户型空间的研究和利用上,可谓达到了平湖楼市“***”的水准。80多㎡的舒适三房,还能南北通透;100出头的改善四房,刚需的预算,一步到位的享受;120多的奢适型四房三卫……这些市场上闻所未闻的新户型,也将陆续登场,刷新大家对户型的认知。
这也是房价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改变。房价高了,但合理设计,买小用大,花更少的钱住更好的房,才是硬道理!
猜想4:各回各家,“上海热”科学引流
平湖这一波房价上涨,上海人做了不小的贡献。但未来随着嘉兴嘉善等更加亲近上海城市的开闸放量;平湖会成为退而求其次的第二选择。 以及*** 沪六条中也特别提出“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加快住房用地供应”、“确保土地出让后形成有效供给”,和对住房保障系统的完善。相信也会缓解一些房荒。
还有平五条对销售公司的严格管理提到***的高度,会极大的规范分销市场。仅备案价格需和销售价格一致这一条,就够不规范的分销喝一壶了。
***,随着现在平湖也过万,洼地效益被缩小。精明的上海客会转战下一城,继续寻找投资标的。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近年内,平湖的市场将以本地的刚需改善为主。
从目前一些主打上海投资客、或养老族的楼盘来看,也会一开始就在定位上迎合上海客,如做小面积控制总价,或是主打养生等不同的路线。更加纯粹,不再粗放的混居!将上海客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引流。
猜想5:大咖登场,品牌开发陆续报道
还是受益于沪嘉同城,让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青睐上嘉兴这块风水宝地。
从***近平湖几次土地拍卖来看,就一改以往本土开发商“包场”的局面。更多外来品牌也加入了角逐。给楼市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对购房者来说是好事。但对本地开发商来说,却是不小的考验。大开发商的效率、流程、成本控制、创新能力,让许多土生土长的平湖老板叹为观止。一辈子“刀耕火种”,原来还能“科学种田”啊!
小编结束语:调整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每一次调整,都是为了更好的重新出发
平湖楼市,在经历了2015的蛰伏,2016的癫狂后,即将迎来2017的调整年
这次调整也将渗透行业的方方面面
民众:从疯狂到→理性化
产品:从单一到→多样化
品质:从粗放到→精细化
开发:从作坊到→品牌化
品牌:从本土到→全国化
全面调整,全面升级的一个新年度。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