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字就是这一年来新闻媒体大肆渲染的“去库存”。
虽然是一个地产专业名词,但街头巷尾的老百姓都已耳熟能详。
怎么说呢,一开始我对政府出台“去库存”政策是懵逼的。
在我看来,不论哪个行业有库存积压,有大小年,有旺季淡季都是正常的。
如果市场存货大了,开发商自然会想办法去库存,求生存。
好比服装业,衣服多了国家怎么不鼓励号召大家多买衣服;
农业多了,怎么不补贴我们多吃点。
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自己会调节!为啥房子多了就要上升到国策去库存呢?!
我是不理解的。
还记得那段日子,经常和开发商一起开会讨论如何品质升级,如何做出性价比,如何优化项目规划等等。忽然噼里啪啦的政策红包就下来了,
先是降首付,***20%起;
降利息,买房成本史上***;利率还打折,有的商业银行打到85折;
降契税,本来大户型1.5的契税,都降到1个点;
5改2 ,本来新房不满5年交易需要全额征收营业税,后来2年即可;
***狠的是有些地方还出台现金补贴,宁波那会本科生买房就补贴一万多现金
……
如此,这般。怎能不火?!
转眼间,提品质没人提了。房子都不够卖了,还花那心思成本做什么。
不仅不愁卖,价格更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有个楼盘借着自己量大,每次开盘都加一点价格试探大家的承受能力。
结果每次都被抢光。价格从7千、到8千、到9千、到1万。。。。
也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没有***,只有更高!
卖空了房子的开发商,有些小企业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大企业不行啊,没有地几百上千号人干什么?大肆的圈地。
疯狂的楼市背后是更疯狂的土地市场,大家都抱怨房价上天了,但房价再高也就翻了一倍左右吧。但土地溢价率300%屡见不鲜。举个例子,嘉兴万达边的住宅用地,几年前1600多/㎡,今年6000多元/㎡。翻了几倍,自己算。
然后,房子卖的差不多,地也差不多了。
国家开始调。。。控。。。了。。。
有些城市又限购了、贷款收紧了,第四季度基本不批房贷了、公积金贷款更是别想了、
对价格上涨过快的开发商进行约谈,提醒大家要注意“道德性”了
不过,这些我觉得都还算温和,如果5改2的2,又恢复到5,甚至更高。
不仅收紧买的端口,更扎紧卖的端口,才是真正的需要颤抖!
现在回头看看这场“去库存风暴”
(是的,风暴!来时突然,风力强劲,走时一地狼藉!)
原来库存的房子卖完了,价格也上去了;
大多数人还是贷款的吧。一旦断供是要被银行收回去的。
所以,高价抢的房,其实还不完全是你的!
土地市场也火了,价格也上去了。
原来清掉库存的开发商,以高价重新拍地继续打造。掐指一算,市面存量一点没少。
算来算去,恍然大悟!
原来去的是政府的土地库存。不是市场上的房源库存啊!
以上内容,纯属猜测,如有雷同,皆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