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我市***浙商回归综合体项目—平湖瑞丰国际商业广场的建设工地上,200多名工人正进行着地上一层结构的施工,整体工程预计2017年5月竣工,建成后这里有望成为我市规模***、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性商业广场。
“截至11月底,各镇(街道)招商主体浙商回归省外到位资金36.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前实现了‘全年红’。”市支持浙商创业创新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我市共引进浙商回归项目86个,其中市重大产业项目36个。”九龙山海神湾游艇旅游产业项目和亦龙新材料年产24万吨丙烯酸酯水性树脂项目入围省重大产业预选项目,继续高唱“招大、引强、选优”主旋律。在新埭镇,总投资约2亿元的浙江良求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年产2000套变速器新建项目正在进行试生产,注册资金10亿元的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一期项目中3万平方米面积集中式商城计划将于元旦正式投入运营;在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总投资约1.5亿元的中嘉华宸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6万吨工业异辛烷项目已正式投产……越来越多大项目、好项目的扎根入驻、投产达效,为我市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好项目好比“金凤凰”,吸引“金凤凰”联袂而至的关键是“筑好巢”。为此,我市着力拓展长远发展空间,大力打造浙商回归集聚平台。据了解,作为我市浙商回归的主阵地,今年平湖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山港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九龙山旅游度假区正努力争创***旅游度假区,张江杭州湾科技园(长三角科技城)正加快建设步伐,目前已启动首期1.66平方公里面积征迁工作,致力于打造在沪浙商回归***地。此外,当湖、曹桥、新仓、新埭、林埭、广陈等也正铆足全力,深入优化平台建设……各大回归平台纷纷加快创新升级步伐,充分释放对“高大新”项目的吸引力。
项目的引进是起点,如何做好后续服务,推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是重点。“去年6月,为进一步提高浙商回归项目服务效率,我市成立了浙商创业创新服务中心,以‘为浙商服务,让浙商满意’为服务宗旨,助推浙商回归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该负责人介绍说,今年5月启动的“涉企中介服务超市”进一步促进了行政审批提速增效,为诸多浙商回归企业赢得了发展先机。此外,我市又深化落实了浙商重大回归项目市领导“三个一”联挂机制和定期联络、动态监测、即时服务等长效机制,精准对接、精准服务,为回归浙商创造良好的政务、商务环境。
据悉,自2012年启动浙商回归工作以来,我市连续两年获得嘉兴市支持浙商创业创新考核一等奖,2013年获得全省吸引浙商功能性机构优秀奖***名。今年以来,我市一以贯之地做好此项工作,全力争取“三连胜”,全面构筑项目回归、资本回归、科技人才回归、公益事业回归“五位一体”的回归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