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在市农经局官方网站上挂出了两份海域使用权有关的挂牌招标公告,公开挂牌出让我市两处海域使用权。这是我市首次将“蓝色国土”的使用权通过挂牌招标的方式向企业出让。
挂牌出让的两处海域使用权分别为独山港A区石化作业区规划8个泊位中的3号区块和杭州湾海域滩浒山岛西侧,大金山岛东南侧的海域。按照规划,这两处海域内将分别建造一座3万吨级的石油液体化工码头和一座海域测风塔。根据安排,自挂牌出让公告出示日起,凡是符合竞拍资格的企业均可报名进行竞拍,***终按照竞拍价格的高低决定这两处海域使用权的归属权。
近年来,陆地资源稀缺的现状成为了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这一困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大海这一尚未成形的土地。“我市的海岸线长达27公里,海域面积1086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海岸段前沿滩涂平缓、宽阔,可供围海造陆进行岸线的整治。”市农经局(海洋渔业局)海洋管理科副科长齐正旺说,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相继围垦海滩1800余公顷,大大缓解了我市用地指标紧缺的矛盾。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用海需求旺盛,工业与城镇建设、交通运输、旅游娱乐等项目用海需求剧增。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几年里,我市的用海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以往企业想要获得海域使用权,只需向主管单位提出申请即可,一旦通过行政审批后,企业就可获得海域使用权。但今后,企业想要得到这些海域使用权,就必须像土地交易一样实行“招拍挂”。“虽然我市拥有着丰富的海域资源,但海岛、深水岸线这些海域资源均为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开发利用上必须物尽其用,传统的、单一的行政手段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海洋资源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市农经局(海洋渔业局)副局长王建良说,以往的行政审批模式,***的弊端是很难体现出海域作为国家稀有资源的市场价值,同时还会导致海域资源利用率的低下。将海洋资源和陆地资源一样实行“招拍挂”后,不仅能够通过市场资源配置实现其本身的***价值,同时也能确保公众对海域资源使用情况的知情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海域使用权的拍卖过程中,我市始终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例如此次将在独山港A区石化作业区3号区块建设的石油液体化工码头,我市环保、海事部门前期对整个工程可能给附 ·近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体检。“任何一家企业提出申请后,必须严格按照环保三同步的要求进行施工。一旦发现违规作业,我们将立即取消企业的海域使用权。”王建良说。
■记者王锃栋徐文燕
“蓝色国土”走向市场
来源:平湖日报 2014-08-13 09:40:40
摘要: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