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本地信息

南河头老市府地块整改规划出炉

来源:平湖日报  2014-05-23 10:24:23

摘要:改造后的街区除了拥有稚川学堂、葛氏茶楼、葛氏祠堂等文保点外,还将设立平湖九彩龙制作、当湖圆作、西瓜灯、糟蛋工坊、平湖杜经布等民俗文化点。

南河头地块和老市府地块的改造一直以来都是市民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从市规划建设局得知,该区块的总体规划已经出炉,市城投集团正着手和建筑设计单位洽商,针对具体建筑进行深化设计。


保护历史建筑,提升居住质量

经过市规划建设局、市博物馆等部门的前期调研,发现南河头地块现存的古建筑大部分都建于晚清民国时期。除了莫氏庄园保存良好外,许多古迹正面临着损坏和消逝的危险。“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努力保持其传统风格,集中反映平湖清末民初的城市传统居住文化,生活、生产劳动文化,家族文化以及传统工商业发展文化。”市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处副站长王宇芳说,现南河头地块“两街夹一河”等江南水乡的传统组合方式将得到良好保护,同时街、巷、弄的格局、尺度将在保护开发中保存下来,南混堂弄——鲍家汇历史街区街巷格局尚存、建筑风貌较好也将得到保护开发,现有的文物保护点如施家、陆家、稚川学堂等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另外,在改造过程中,如不少房屋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电线电话线无序拉接、线路老化等有碍观瞻的现象将得到改善,到时将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


协调街区环境,拓宽道路打通河道

据了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街区大量老房子被拆除,新建了一批居民住宅。“从前期的调查情况来看,这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建的建筑,不少楼房的高度都超过了四层楼,严重影响了街区传统风貌的协调一致。”王宇芳说,规划中这些建筑将会被拆除,南河头地块和老市府地块的整体建筑以低矮的仿古建筑为主。改造后,为了发挥地理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功能,现在的建国路将会拓宽,勤俭路将得到延伸,而南河也会打通,连接东湖,整个水系将连通起来。

外来人多、老年人多、养狗多、棋牌室多,稚川学堂旧址变为一废旧空调修理处……南河头地块的这些现状在改造后也将得到解决,以进一步提升该区块的人文环境,体现古街的幽静与闲适。


挖掘旅游资源,加强配套建设

记者从南河头与老市府地块的规划效果图中看到,规划中的该街区将引入现代商业、休闲娱乐、餐饮功能,包括南河头地块的特色零售、民居风情、南河休闲、庭院客栈、平湖剧场、滨水休闲等6个板块以及老市府地块时尚古镇、旅游服务、滨水休闲、艺术创意等4个板块。

据了解,改造后的街区除了拥有稚川学堂、葛氏茶楼、葛氏祠堂等文保点外,还将设立平湖九彩龙制作、当湖圆作、西瓜灯、糟蛋工坊、平湖杜经布等民俗文化点。此外在街区的南面和东面还增设了两处大巴车停靠点。

“我们在规划中考虑到了该街区与东湖景区景观风貌的协调,在提升该街区自身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完善了东湖景区的旅游服务功能。”王宇芳说。(平湖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