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规划于平湖·中国服装城西侧、总面积为110亩的平湖市箱包城二期项目,顺利进入了征用土地方案公告阶段。能够比以往节省2个多月时间,主要得益于去年年底前市国土资源局根据新修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了土地性质的转换。
去年12月29日,平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别获省政府、嘉兴市政府批准,这是嘉兴各县(市)除部分试点县(市)外获批***快的一个市。此后两天内,全市共有20个项目、面积471.9亩的土地像箱包城二期土地一样运用新规划空间申报审批,为项目上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去年年初,市国土资源局审时度势,将2010年定为该局规划编制年,通过倒排时间表分解具体责任,并要求相关领导干部沉下身子,认真做好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该局副局长徐海飞全程参与了我市二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他告诉记者,由于土地要素日益趋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用空间指标仅为4万亩左右,相比上一轮大为减少,如何科学合理分解到各个区块十分关键。徐海飞作了这样的比喻,指标分解就像切蛋糕,不能一刀切,也不能看人切,而是需要合情合理地切。
为了科学合理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确保土地利用规划能够管好未来10年,修编规划的工作人员成了部门、镇(街道)的“常客”,收集“十二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卫生医疗、教育、交通等20多个部门的专项规划和相关资料,听取各镇(街道)未来发展思路,特别是平台建设情况,这一跑就是半年多的时间。只有基础工作做扎实,指标分解才能到位。在参考各镇(街道)人口系数、耕地保有量、GDP水平、发展预期等近10项指标后,规划修编工作人员终于完成了指标的合理分配。
规划修编是一项不断完善提升的工作。整个二轮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突出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对全市工业用地布点、村庄规划布点、土地资源空间配置、产业布局等作了合理调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生工程项目建设预留空间。工作人员建立了土地规划数据库,对各镇(街道)积极开展培训指导,出现问题及时反馈和修改。徐海飞举了个例子,比如“两新”工程项目用地也并非是要多少有多少,要根据农户数、发展速度以及“1+X”规模综合考虑,指导好有关镇(街道)合理安排土地。对民生、基础设施类项目优先安排,工业平台建设中的职工公寓等项目也被摆在突出位置。“虽然审批的主动权不在我们,但我们可以将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得更科学、更完美。”徐海飞表示。
基础工作是繁杂、耗时的,几乎花去了一年五分之四的时间,徐海飞和他的团队对此没有一丝怨言。因为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去年12月7日,我市新修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交省级申报后,仅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便通过了省级15个部门的审查和修改,成功拿到了省政府的批文,并在今年的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获工作特别奖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