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史上***严厉”的房地产新政影响,作为“楼市晴雨表”的二手房市场率先作出了反应,全国各地二手房交易一度陷入“冰冻”期,市场观望氛围浓厚。在我市,新政实施后,二手房交易量也迅速跌入低谷。然而进入8月份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甚至接近调控前的平均水平。在经过连续几个月的低迷之后,平湖二手房市场也正悄然蜕变……
二手房交易打破观望格局
近来,房产经纪人刘女士的心情特别好,工作起来也是干劲十足,因为连日来一直有客户主动给她打电话,要求来看房。刘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在五六月份,二手房几乎零成交。而到了7月中下旬的时候,情况逐渐好转,不仅咨询的电话增多,预约看房量也明显增加,***近一个星期她就已完成了3套房的交易。这样明显的回升趋势,也使刘女士对接下来的二手房市场更加充满了信心。
自房贷新政出台以来,我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出现了较明显的下滑,与新政出台前相比,下滑幅度达50%以上。不过,记者近日了解到,经过几个月的政策磨合,不少购房者又重新回到了二手房市场,带动了平湖二手房市场的整体回升。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市二手房住宅交易共计302套,交易面积3.5万平方米;5月份,二手房住宅交易145套,交易面积1.7万平方米;6月份,二手房住宅交易107套,交易面积1.06万平方米;7月份,二手房住宅交易163套,交易面积1.68万平方米。可以明显看到,二手房交易量继5月、6月双双回落后,7月份首度出现回暖现象,二手房市场累积的购房需求正逐渐释放出来。
自住型需求释放带动市场回暖
钱先生在平湖工作了3年,今年年底就要结婚了。他告诉记者,新政出台后,他和女朋友打算等房价跌了再购置新房,但眼看着几个月来平湖房价并没有大的变动,因此他们决定近期就出手买房。目前,他们已经看中了市区海德城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调控政策实施后,媒体常说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松动或下降。但在平湖,这几个月我看了那么多房源也没见降多少。”钱先生无奈地说,“房价不但纹丝不动,近来似乎还酝酿着上涨的冲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自4月楼市新政出台之后,在我市二手房市场,不少买家一直处于观望状态,逐渐积累起了一定数量的自住型需求者。经过几个月的“博弈”,一些自住客户特别是“刚需”者,由于所期待的大幅降价现象并未出现,这些买家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的观望情绪也在等待中慢慢减弱,部分急着购房的自住型需求者觉得不能再拖了,因而选择出手。“这次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打压房地产市场不合理的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一些自住型需求购房者在看到政策没有什么新的跟进后,认为该买的还是要买。在这拨购房需求中,除了积压已久的刚性购房需求外,还有不少改善型购房需求。”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平湖是一个以自住型需求为主导的城市。4月份新政的出台对一些房价过高的一线城市来说,实质性的影响比较大,但对于平湖的房地产市场,更多的是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巨大的自住型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停滞。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磨合,新政的出台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已被逐渐消化,自住型需求在这个时候入市,也进一步说明平湖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仍然很大,新政抑制了需求付诸实施的时间,并没有抑制需求。
二手房市场朝着理性方向发展
楼市政策的应声出台,不仅有效打击了投机性购房,也抑制了不合理的投资需求。越来越多的购房者认识到,此次楼市调控细则是把打击的矛头直指多次购房、以投资投机为目的的炒房客,而对首次置业和改善型购房的合理购房行为不仅没有任何影响,而且是保护和支持的。因此,与新政出台前相比,目前购买二手房的人群结构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具有刚性需求的首次置业和改善型置业明显多了起来,而投资型的买家则少了。
“虽然受调控的影响,新政之后一段时间里二手房的成交量出现大幅下滑,但一些自住型买家并没有真正离场,经常会来咨询房价变化,近期一些急着买房的客户也重新进场淘房。”记者走访了我市一些二手房中介公司,不少房产经纪人都这样表示。
记者发现,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博弈”,楼市调控政策及其执行都相对比较明朗,令二手房市场上一些购房者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市场也变得更为理性。“现在买卖双方对于政策已经消化吸收得差不多了,心态较为平和,既没有新政前一哄而上的追涨心理,也没有新政后买卖双方僵持不下的紧张气氛,成交大都在平等的状态下进行。”一位房产经纪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政”将不再新,同时房价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这种情况对于购房者来说,其好处就是有良好的选择空间,区别于之前买房的紧迫感,由此也可以看出不管是买房还是售房整体都向着理性方向发展。在政策不是大变的情况下,小幅波动也是在情理之中,大体趋势依旧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