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围墙被砸掉了,改成一个临街的门面房。”日前,记者接到市民陆先生的来电,称自己居住的朝阳路社区有“破墙开店”现象,陆先生担心“破墙开店”会给小区住户的安全带来隐患。
随后,记者来到朝阳路社区,找到了这家“破墙而出”的门面房。该店面位于育才新村6幢的住宅楼里,原本围着住宅楼的外部围墙已被砸掉一段,留出大约一门宽的距离,围墙内是小店的大门。“窗户被由上往下全部打通,变成了一扇门,底楼这样改不知道安全不安全。”不少居民都对擅自破墙的行为表示担心。据了解,朝阳路社区目前正在进行“三小”改造,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小”改造和创卫工作的开展对社区的环境卫生治理提出了要求,违章搭建、破墙开店等行为也在整治范围内。
记者发现,“破墙开店”的情况在朝阳路社区不止这一家。“几年前,车库破墙改成店面的情况有很多。”朝阳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区居民告诉记者,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利益驱使,“破墙开店”不仅节省下一大笔租金,每月的收入也相当可观。据了解,这些几年前“破墙开店”的商铺至今都没有得到有效整治。
在市规划与建设局,记者了解到,由于“破墙开店”行为可能影响房屋安全、影响市容市貌,涉及到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和结构等内容,因此“破墙开店”的个人或单位必须先向物业管理部门和规划建设部门申领许可证,征得相关部门的同意。对于未经许可而“破墙”的,将由城管部门进行处罚。
但记者从城管部门了解到,对“破墙者”的处罚却因缺乏法律法规依据而变得尴尬。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破墙开店”的相关规定,***可以处理的就是“占道经营”。“所以目前处理也只能以劝说为主,收效甚微。”该负责人说,只要“破墙开店”的人不占用人行道等公用场地,城管就没办法管。另外,老小区一般处于非主干道上,想要做到及时监管也有一定难度,等到“破墙开店”已成事实时,再去恢复原状难度非常大。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破墙店”主要集中于一些老小区内,而随之带来的房屋安全、环境卫生和影响市容等问题,往往令周围居民忧心忡忡。“破墙开店的行为牵涉到城管、建设、工商等多个部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在处理的时候也需要多部门共同执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市规划与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而在对老小区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尽快解决对“破墙开店”执法领域的法规空白和权利真空,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