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本地信息

平湖:二套房认房又认贷三套房贷未见松绑

来源:平湖日报  2010-08-06 18:34:23

       楼市新政出台以来,各项调控措施中力度***的当属信贷政策。但是,近期楼市出现了微妙的变化,部分一线城市传出了三套房贷“松绑”的消息,一时间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么,房贷新政究竟有没有调整的迹象?买房贷款现在又容易了吗?平湖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我市三套房贷款未见松动


  近日有关“三套房松绑”、“房贷调控政策放松”等消息不绝于耳,使大众的目光再度转向房贷市场。其中,各大媒体争议的焦点主要落在了“新国十条”中有关“对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但当地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度放批”的条文上。


  记者在对中国工商银行平湖支行、中国银行平湖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平湖市支行、中信银行嘉兴平湖支行等多家银行的采访中发现,目前我市大多数银行对第三套房贷仍旧执行既有的房贷政策,倾向于采取“暂停发放”或“严格审批”,暂时并没有出现像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银行放松第三套房贷的迹象。


  “我们一直严格执行央行关于差别房贷的相关规定,目前执行情况良好,和前期相比并未出现松动。一般来说贷过两套的,第三套就不能贷,即使之前的两套还清了也不行。”中国银行平湖支行个贷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行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对第三套房贷,该行称,在第二套房贷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地上浮”,按首付50%以上、利率为基准利率1.2倍的标准操作。


  


  二套房界定执行认房又认贷标准


  6月4日,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对一直存有争议的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作出明确界定,不仅要以家庭为单位,同时执行“认房又认贷”的严厉政策。通知发出后,政策并未随即在我市落地,各大银行仍只能认贷。而近日,记者再次对各大银行进行了采访,发现大部分银行已在二套房认定上执行“认房又认贷”。


  “只要夫妻双方的一方有过个人住房贷款记录的,无论还清与否,再申请房贷时一律视为第二套及以上。”记者以客户身份咨询我市多家银行,均得到上述相同的答复。中国银行平湖支行个贷部有关人士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实行“认房又认贷”的新标准,银行除通过征信系统以贷款次数来认定套数外,相关申请人还需要通过房产管理部门认定个人名下房产,并出具书面查询结果。如果是外地买家的话,则需要出示一年以上的社保或个人缴税证明。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认房又认贷”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着漏洞。首先,现在全国的房屋登记系统没有联网,查清异地房产情况存在困难;其二,婚姻状态认定中,民政部门与银行没有联网,如果购房者户籍信息变更滞后,如虽已领取结婚证,但户口本上还是写未婚,办理房贷时就有空子可钻。


  


  差别化房贷新政影响二手房交易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从新政前的“认贷不认房”到如今的“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增加,利率上浮,三套房停贷……在一系列房贷政策的持续作用下,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大幅缩水。有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我市二手房住宅交易302套,交易面积3.5万平方米;5月份,二手房住宅交易145套,交易面积1.7万平方米;6月份,二手房住宅交易107套,交易面积1.06万平方米;7月份,二手房住宅交易163套,交易面积1.68万平方米。“目前二手房市场上,真正成交的买家依旧很少,大多数人依旧是以观望为主。”一名房产经纪人无奈地表示。


  改善型购房者陈先生告诉记者,几年前他一次性付款,在市区购买了一套小户型,现在想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可是根据目前“认房又认贷”的标准,他算是二套房了,要按照首付50%、利率是基准利率的1.1倍来算。以购买一套100万元的房子为例,按照以往银行首套房贷政策,他只需支付30万元首付,而“认房又认贷”后,首付要50万元。同样都按贷款50万元、30年时间计算,按二套房1.1倍利率,相比0.7倍优惠利率,月供要多出近500元,利息多出近17万元。“虽然当前调控重点是在抑制炒房,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们这些考虑换房的改善型购房者的经济压力。”陈先生觉得,他的买房需求应该属于正常需求,不应该在打压范围之内。


  “以家庭为单位,认房又认贷”的二套房认定标准出台后,许多和陈先生一样的改善型购房者受房贷政策影响,贷款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难。有业内人士认为,房贷新政虽然直接抬高了投资成本,大大抑制了炒房行为,但也把许多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购房者纳入了二套房范畴,可能误伤真实的市场需求。很多被视作“二套”的消费者是因为之前购买的房子面积较小,后来由于手头上的积蓄多了一些,需要更换大房子。这部分人其实是经多年积累才有条件改善住房条件,但现在不得不承担五成首付和1.1倍的利率。因此,对于这部分改善型购房者来说,政府仍需出台具体操作细则,完善认定标准。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