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屋子外面水淹成河,屋子里面臭气熏天。现在住上新房了,下再大的雨心里也不慌了。”这是绣花里被拆迁户郑庚元的心里话。他说,还没有拆迁的时候,绣花里的住户们都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里,拆迁让他们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上世纪80年代末,绣花里刚刚建成,那时候,绣花里可称得上是“高档”小区了。拔地而起的高楼,全新的硬件设施,引来不少赞叹声。可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附 ·近环境的变化,绣花里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差。郑庚元回忆道,下大雨时,小区道路上的积水有30多厘米深,居民出行非常不方便。“***早的时候,我们进出都要通过划船,后来就改成了坐三轮车。要是到了夏天,还得生活在恶臭中。”郑庚元说,因为排水管道的问题,污水、粪坑等臭气便会随着管道跑上来,熏得满屋子的味儿,实在让人头痛。正因为如此,绣花里的住户越来越盼望着拆迁,想要有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
去年8月底,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征迁工作启动,绣花里被列入了征迁范围,这可乐坏了郑庚元。郑庚元已经70岁了,是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前曾任原平湖丝厂工会主席、新达丝厂厂长。在得知绣花里可以拆迁后,积极配合拆迁工作的郑庚元成为了绣花里的拆迁代表之一。一方面,他经常去了解被拆迁户的想法,劝导他们及早签约;另一方面又及时地反馈给征迁组***的信息,在双方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刚拆迁那会儿,老郑天天都会往我们征迁组跑,告知我们被拆迁户的想法,还经常协助我们进行劝导,帮了我们不少忙。”征迁组工作人员说。
一次,和郑庚元同住一幢楼的一被拆迁户对拆迁补偿安置有些异议,征迁组人员三番两次上门,却屡遭拒绝。郑庚元得知后,便主动来到邻居家里现身说法,用自己的搬迁经历劝导该被拆迁户改变思想,早点签约,住进新房子,安享晚年。在一番劝导后,该被拆迁户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对此,郑庚元说,绣花里的居住环境确实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南路的整体改造不仅能提高城市品位,也为市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配合征迁工作是应该做的事。
如今,郑庚元和老伴两人搬进了华丰小区,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小区环境也十分优美,老两口甭提有多高兴了。空闲时间,他们还会在小区里散散步,去老邻居家串串门。
另据了解,绣花里的拆迁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目前还剩余3户未签约,已腾空的被拆迁户正陆续搬进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