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热心市民打进本报热线电话反映:当湖街道永乐里小区有许多水井,不知是否属于我市当前正在整治的非法开采地下水范围。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城中村自备水井多
在永乐里小区记者看到,紧挨着小区的几处农民自建房前,大部分都有一个直径六七十厘米的水井。记者遇见了正在自家井里取水的赵老伯,他说:“井不深的,也就五六米,建房的时候就挖好了,以前乡下都有挖,自来水供不上时用的都是井水,现在这水不喝了,取来用用,还是不舍得填掉。”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市区多处拥有农民自建房的小区,发现类似这样的水井并不在少数。“取水方便、很久前就一直用着井水”这是在走访中,记者听到***多的人们用自备水井水的理由。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原先近郊的一些农村被纳入城市小区范围,成为城中村,而这些住户家门前的水井因生活习惯而迟迟没被填埋,这种传承的取水方式也一直是他们难以舍弃的。
自备水井不安全
不久前,租住在梅园南村的许林凤用凉爽的井水来浸泡待食用的西瓜降温,可是食用后的当天她就腹泻不止,经过医院诊断,确认是水源不净引起的。据了解,一般这些自备水井因为较浅,属于浅层水井,该层含水层虽然易通过降水、下渗进行补充,但水质较差,氟及砷含量高,和国家饮用水标准相去甚远,逢大暴雨天气排污水道不畅极易孳生大肠杆菌,长期使用或间接食用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放假在家的小孩偶尔会在开口较低的井边玩耍,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安全担忧。这些自备井的开口距地面只有20厘米左右,容易发生事故。
规范管理有难度
那么这些自备水井究竟该如何处置?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市有关部门。
首先是自备水井和深水井的鉴定问题,据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站站长沈初介绍,据此次“整治非法开采地下水”相关标准,凡深度超过20米的为深水井,这类水井若过度开采会引发地面下沉等一系列问题;而不足20米的水井为浅水井,暂不列入此次整治范围。
对于市民自备水井,城管部门有关工作人员表示规范管理还很难,这类隐藏在地下的“违章建筑”没有强制填埋过,平时只有在发现开采时实行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