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更有利于孩子成长而三次迁居的故事。而如今,我市的不少家长纷纷演绎现代版的“孟母三迁”。特别是每年幼儿园升小学、小升初、初升高之际,现代版“孟母三迁”更是频频上演。
不少家长“择校买房”
不久前,新仓镇友联村村民严浩杰在平湖凝翠花苑买下了在城里的***套房产。他告诉记者,虽说自己在新仓镇一家企业工作,住在农村比较方便,但为了儿子能在今年9月顺利进入市实验小学就读,家里拿出所有积蓄买了套离实验小学比较近的房子。同样,黄姑镇秀平桥村村民潘凌峰为儿子上学方便在市区鑫家苑买了一套房子。他告诉记者,儿子以前在城里读书借住在亲戚家,很不方便,所以思前想后他还是咬牙花了50多万元买了套房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从幼儿园、小学直到中学,为了孩子读书而购买就读学校附近的房子已不是新鲜事。市区某房产中介工作人员陆建林对记者说:“现在来得***多的就是择校买房的客户,有的家长早早地在孩子入学一年甚至两三年前就忙着购买学区内的房子。”
名校附 ·近房产需求旺盛
家长“孟母三迁”,导致学校附 ·近房源紧张,房价高涨。记者从市区几家房产中介了解到,每逢学校招生之际,一些被市民公认较好的学校附近的房产基本上都很紧俏,其中也不乏二手房源。据了解,目前市区一些知名中小学附近的二手房售价1平方米已达到4500元至5000元,且一般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旧房,稍微好一点的房子甚至卖到了1平方米6000多元。新落成的东湖铂晶馆由于地处东湖中学新校区附近,目前已成了不少家长购房的热点。
据某房产中介负责人透露,该中介今年7月以来,这类学区房已成交了十几套。从事房地产中介多年的沈小玉告诉记者:“现在的家庭居所往往围绕孩子入学区域转,教育地产概念之所以长盛不衰,这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很不容易,总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吧,初中、高中是孩子一生中***关键的时段,为了孩子读好书,父母作出一些牺牲都是无所谓的。”市民严浩杰的一席话道出众多迁徙族的心声。
“择校迁居”不值得提倡
市教育局基教科相关工作人员认为,透过“择校迁居”现象,可以看到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苦心,但盲目地“择校迁居”并不值得提倡。学校教育质量的差异可能会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能***终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的因素还取决于孩子自身。家长千辛万苦为孩子选择了一所好学校,但如果学生自身不努力,家长的辛苦付出***终都是枉费,而且还有可能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成长。所以他建议,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树立“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环境才能进步更快”的正确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