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本地信息

嘉兴楼市回暖还是真正复苏了?

来源:南湖晚报  2009-06-23 17:17:44

●6月份至今,楼市依旧演绎上涨走势,交易量半月高达1569套,而交易均价也升至5040元/平方米

●今年1至5月份,单价3000元至4000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当月销售总面积比例逐步减少,而单价4000元至5000元的商品房,占销售总面积比例呈逐步增长态势

5月份至今,与此前的数月一样,房地产市场交易依旧红火,需求主体也发生变化,由此前的刚性需求为主的市场结构,转化为改善型需求为主投资型需求为辅的市场结构。在市场需求强劲支撑下,房价“趾高气扬”,一路上扬。

昨天,记者从嘉兴宜居城市网获悉,5月份,在改善型需求的拉动下,市区房价继续攀升,交易均价突破4800元/平方米。而6月份至今,楼市依旧演绎上涨走势,交易量半月高达1569套,而交易均价也升至5040元/平方米。

今年初以来,房屋交易量持续走高,房价不断上扬,市场似乎已由回暖转向稳定的热销,而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否意味着楼市需求被彻底激活、结束调整而真正复苏了呢?

价格与成交量一起升

今春,低迷半年之久的楼市重现活力,量价齐升。从年初至今的“量价”走势图上可以看出,房地产业似乎率先走出了景气指数低迷期,每月日均交易量逐月攀升,房价也与日俱增。

根据宜居城市网备案数据,今年1月份,市区商品房备案日均成交套数仅19套,到了2月份,日均成交量翻了个跟头,攀升至41套。3月份,增幅放缓,日均成交47套。而4月份又天量放大,日均成交量跃升至91套。

5月份,交易量有所放缓,但依旧保持强劲走势,日均成交67套。6月份,成交量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再度走高,前半月日均成交量112套,气势盖过4月份,再度创下近几年来日均成交量新高。

伴随成交量的不断放大,在需求持续推动下,房价也一路攀升。以住宅为例,今年2月份,市区住宅房价探至去年以来低位,均价只有4464.27元/平方米,延续了此前的负增长态势。但2月份以后,房价触底反弹,一个劲地上冲。

3月份,商品住宅交易均价已冲至4567.7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2.26%。4月份,受交易量猛冲影响,价格攀升至4768.7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4.4%。而5月份,销量回落,涨幅也放缓,环比仅涨0.7%。6月份,随着交易量的再度放大,前半月成交均价已高达5000元/平方米。

改善型需求

日益主导市场

今年春季,市场需求强劲反弹,主要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压抑的刚性需求集中释放,导致市场交易放量上冲。而步入二季度,市场需求有所改变,由此前刚性需求为主转为升级需求为主。从事实上,房屋销售结构可直接反映出这种需求的变化。

根据宜居城市网数据,今年1至5月份,单价3000元至4000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当月销售总面积比例依次为15.2%、14%、15.32%、13.7%、13.24%,呈逐步减少态势。而单价4000至5000元的商品房,占销售总面积比例依次为38.21%、48.02%、50.28%、51.82%、52.67%,呈逐步增长态势。

但单价在5000至8000元的商品房,销售比例一直稳定在25%左右。由此可见,今年1至3月份,以刚性需求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在今年4月至5月转而进入改善型需求为主的市场。

二季度,市场由刚性需求转向升级需求,与房产商的销售策略直接相关。房产商提价销售的营销策略,导致市场追涨心理重现,交易量与房价同向互动加剧,在刚性需求日益衰竭的情况下,市场依旧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很多房产商趁机加快开盘速度,借助市场回暖的势头,加快资金回笼。

当然,在追涨心理的暗示下,投资需求也有所觉醒,尤其市外投资需求重现久违的红火景象。据统计,受沪杭高铁同城化效应影响,今年1至5月份,市外人士在市本级购买商品住宅面积15.64万平方米,共1358套,同比增长31.3%。当然,信贷、税收等刺激性政策,也刺激了市场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市场回暖的强劲势头。

市场是回暖还是复苏?

随着交易量持续放大,房价不断上涨,市场复苏的声音渐增。一些市场人士指出,眼下,市场已由刚性需求支撑的回暖阶段转向升级需求支撑的稳企阶段,而投资需求也开始觉醒,说明市场信心恢复。

同时也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消费者信心虽有所恢复,但市场依旧是回暖的持续,楼市并未真正复苏,至少尚需观察一段时间。因为一个市场是否真正复苏,不仅要看市场消费者的信心,还要看开发商对后市场的信心;不仅要看市场需求的微观层面,还要考察宏观经济走势。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虽然市场销量走高,施工面积上升,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却同比下降了8.3%。显然,开发商拿地投资的意愿并不强烈。不仅如此,今年以来,全市房地产业土地购置面积、完成开发面积、新开工面积等指标均呈下降走势。

由此可见,房产商对后市的看法依然很谨慎,因为他们心里***清楚,目前刚性需求和政策效应已释放殆尽,消费者购房意愿增强,是市场追涨心理暗示的结果,但宏观经济走势依旧严峻,市场何时真正结束调整,他们心里也没十足的把握。

有关专家指出,就短期而言,楼市回暖只能看作反弹,而非反转,这种回暖是政策助力的结果,比如刺激性税收减免政策、下调住宅投资资本金比例、放宽拿地条件、降低土地价格以及银行对房产新开工项目执行宽松的信贷政策等,都是市场回暖的支撑点,而建立在收入和真实需求基础上的市场因素并不稳健。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