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民新村 |
“这是我们去年下半年花70多万元买的商品房,主要是为了方便儿子在城里读书。”近日,家住黄姑镇海塘村的孙寒美带着记者参观了她在东湖绿舟新购置的一套商品房。
说起房子,孙寒美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我们在城里买了房,乡下的房子还是留着的。平时一家三口住在城里,到了周末就回农村去看看父母。”孙寒美说,现在回乡下,就好比去度假,过过“农家乐”的生活。
“城里有房子,乡下也有房子,这在多年前可是我们农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啊!”孙寒美说,十几年前,她和丈夫还有年迈的父母挤在三间砖瓦房内,做饭取暖烧的是秸秆,满屋飘灰,十分呛人!上世纪90年代,他们做点生意赚了钱,就盖了一栋两层小楼房,居住条件总算有了些改善,但在城里买房子几乎还是一个奢侈的念头。
而现在却有越来越多像孙寒美这样的农民不但在城里买房,而且手头的房子还不止一套。“在我们村,有两三套房子的人不在少数。”孙寒美说。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旧城改造的步伐,拆旧房建新房的力度不断加大。一个个拔地而起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以合理的结构、齐全的配套设施、完善的物业管理吸引了不少农民的目光,纷纷选择购买新房,改善居住条件。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市农民的人均居住面积较十年前增加了近3倍。
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有了购房需求,所以不少房产开发商也将眼光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这一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他们不断推陈出新,采取各种手段将自己的楼盘推向农村,让更多有需求的农民了解、购买自己的楼盘。于是,很多开发商将宣传广告做到了一些城乡公交车身及一些城乡主干道的广告牌上。市区5路公交车来回于曹桥街道和市汽车客运南站,其车身上就有耀江·海德城、世纪名苑等楼盘的宣传广告。车身广告和众多的路边广告给了农民不少的购房信息,有了更多选择和比较的机会。“现在在城里买了房的农民,都不会将农村的老房子给卖掉,毕竟我们的根还是在农村的。”孙寒美说,“城市农村都有家,如今农民的生活比城里人还自在呢。”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城乡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也从根本上带动了农村上城购房群体的增加,使农民的房子渐渐多了起来。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推动下,城市生活正渗透到农村的每一个角落,农村和城市的鸿沟正在消失,乡下人和城里人的角色正被逐渐淡忘。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让农村居民深刻感受到了多样的生活。
2005年,我市就出台了《平湖市2005年—2020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2007年,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而到2010年,要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大部分指标实现接轨,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目标。按照这一目标,近年来,我市连续多年制定了关于推进城乡统筹的新政,连续出台了突出“三改一化”加速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创业创新十大工程之一的城乡建设工程,出台了创新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城乡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逐一推进一体化。目前,在户籍制度改革、强镇扩权、新市镇建设、土地复垦工作、社会事业统筹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而城乡公交化改造也从2003年拉开帷幕,更为城市与农村的“亲密接触”拉近了距离。在过去的6年中,完成了境内乡村道路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实现了农村客运的升级,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客运服务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截至去年底,我市已拥有城乡公交线路35条,车辆169辆。各级公交线路遍布全市各镇(街道)和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各种公交网络之间的“无缝衔接”。“现在白天在农村工作,下班搭乘公交车回城里吃饭、逛街,享受城市的休闲时光。”孙寒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