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是否买房?如果买房,该如何买呢?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情况,这场金融危机跟我们的关系有多大?买房该注意什么呢?
岁末年初的房地产市场在寒冬中迎来各种“声音”:有“谁降价就查处谁”的怪论,有“房价不能再涨了”的忠言,有政府“不托市”的表态,也有“买房爱国”的奇谈。
多元的声音背后,凸现了一幅复杂的楼市图景。
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困难的一年”。牛年楼市担当拉动内需的重任,它该有怎样的愿景?如果答案离不开“去存货、保投资、带就业、控风险”,那么,用什么来打破当下的楼市低迷?业内专家指出,通过市场手段合理调整,让楼市回到购买力原点,在实现房地产业的再平衡中激活市场,而不是继续往日的赌性,楼市才可能迎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未来。
旗帜鲜明 “不托市”与“买房爱国”奇谈
“房价不能高,不能再涨了。”日前,在参加上海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徐汇代表团审议时,作为人大代表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语重心长。
此前,同样是在地方“两会”期间,北京市长郭金龙在参加朝阳区人大代表团的分组审议时,直言政府“不托市”:“价格太离奇了,老百姓不喜欢你……一个月收入还买不了一平方米,我还爱你吗?”他认为北京楼市低迷,房价离谱是重要原因。
一南一北,中国***重要的两个中心城市的高层官员的这番表态,赢得了舆论的高度赞扬,认为这体现了执政者关注民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刺激楼市,更强调了政府的民生保障功能,主要着眼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希望开发商顺应市场变化,主动降价,与政府一起推动楼市回暖,即“救楼市”而非“救房价”。
但仍有部分地方官员出于一地一城的小利益,对中央“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会错意、表错情。先有南京江宁区房管局长周久耕“训诫”开发商:谁降价就查处谁。***近又有安徽合肥市规划局局长在当地电视台镜头前喊出“买房就是爱国”的口号。
上海白领朱秋霞说:“当老百姓的购买力达不到房价水平时,透支购房恰恰抑制了其他消费。这时鼓吹“买房就是爱国”,无疑是一场轻佻的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