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的房产市场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边是老百姓对住房的需求增大,而另一边却是一定数量的商品房被积压。楼市的这种奇特的供需矛盾在各地非常普遍。近年来,我市房地产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与其他地方一样,也不同程度地遭遇了“空置房”的难题。
空置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几年,我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优化治理经济发展环境,投资软硬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大批企业前来投资,外来及外资房地产企业的涌入给我市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活力,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加和开发面积的扩大,在推动我市房地产发展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销售的竞争,而销售周期的延长,使商品房的空房率也随之增加。
所谓“空置房”指的是报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据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2007年我市商品房空置面积为26.83万平方米,2008年上半年为22.18万平方米,相比几年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空置面积的增加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闲置,占用了土地、资金,却没有为社会所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外,由于一些企业囤积的大量土地有相当一部分仍未开发,也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空置房”空置原因几多
探究“空置房”产生的主要原因,房价首当其冲。由于房价高造成“空置房”出现在很多地方屡见不鲜。从2007年的情况来看,我市市区商品住宅每平方米的成交价为4429元,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629元,按户均3人计算,家庭年收入61887元,如果以90平方米作为目前消费者需求的每套商品房的平均面积,我市的房价收入比为6∶1。按照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所以说我市房价与收入之比暂时还处在合理区,但属于上限。
除房价原因之外,商品房空置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初期的投资决策失误致使所开发项目的选址、品位、设计、结构等与建成后当期的市场脱钩,而缺乏市场需求自然就会失去市场,于是这些“落伍”的商品房也就积压下来,造成空置。其次,楼盘工程质量不过关,楼盘自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消费者难以接受,物业管理水平不高影响开发商的公众信用和大众形象,从而影响其以后的销售,间接地造成一部分商品房销售不出去而形成空置。当然,房地产开发商或代理商营销水平低,没有掌握先进的销售方法和促销手段,也有可能是造成商品房空置的原因。从更深层次讲,商品房空置恐怕还有体制上的原因。而这些诸多原因使得空置房成为楼市发展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市场供求错位亟待解决
没有保鲜期的“空置房”并非就不怕空置,实际上,建成之后的商品房如果一直空置,受各种因素影响,极有可能贬值,而且积压房地产的存在更可能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供求关系信号,对价格走势和消费心理都产生不利影响。
作为我市重要增长点的房地产业,是加快城市化建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助推器,也是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重要动力。2008年房地产行业进入颇为不平常的一段时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似乎从未如此深入地影响到房地产行业,一方面,之前政策的滞后效应集中在2008年爆发,另一方面产业的游戏规则在不断调整与变革。全国房地产价格增势普遍趋缓,商品房销售回落,一线城市房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房地产行业的走势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问题,“空置房”在今年成为了更多人关注的焦点。一边是大量的“空置房”,另一边是巨大的消费需求,形成了市场供求错位的局面。
针对“空置房”,各地都曾相应推出了有力的举措,如南京将不少“空置房”转化成大学公寓,海南将空置房改造成经济适用房。而记者也从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为处置“空置房”,市有关部门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也曾提出过相关方面的政策,通过优惠措施,鼓励市民购买“空置房”。此外,市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调研,提出相应的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空置房”问题将得到缓解。
当前,我市正处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并且分享着杭州湾跨海大桥所带来的商机,这将进一步推动平湖城市的开放程度,也将进一步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效应的集中显现,房地产市场也将更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只要根据房地产市场需求,保持土地合理的供应量和供应比例,盘活和利用存量土地,推动节地节能建筑,房屋的“空置”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平湖楼市:把脉“空置房”
来源:嘉兴日报 2008-11-17 23:27:31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