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百家说楼

现在降价卖房,有点晚了。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5-08-08 16:10:40

 

01

楼市从未像今天这样陷入深刻的悖论:

越是降价,买家越观望;越是观望,恐慌性抛售越汹涌。

价格工具为何失效这背后是房地产底层逻辑根本性转变:

首先是流动性陷阱已成定局,当北京链家数据显示6月降价房源增长40%而带看量反降28%时,当佛山二手房均价跌破万元线却连续两月成交量近乎冻结,证明市场已陷入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

每一次降价都在强化“明日更低价”的预期,买方持币观望成为理性选择。

其次是持有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倒挂。当上海内环“老破小”持有者面临年均8.2%的成本损耗(含房贷利息、房产税及理财机会成本),而租金收益率仅1.8%-2.5%的时候。资产正蜕变为债务载体,降价出售不过是减缓财富蒸发速度的止痛剂。

另外还有政策干预加速地产价值重估。国家4.4万亿存量房收储计划使50万套保障房入市,杭州刚需成交量在政策落地后单周暴跌67%。当政府成为市场最大买方,商品房定价权被系统性削弱。

02

非但现在降价已经晚了,未来供需关系的根本逆转让降价策略效力锐减。

人口结构变化正釜底抽薪:00后比90后少了4700万人,2026年全国小学新生将比今年减少263万,曾经制造“房产神话”的学区房需求正在坍塌

新一代居住观念也在颠覆楼市逻辑。90后、00后在高房价压力下形成新共识:“宁租十年也不接盘高价房”。


政策层面更在重塑游戏规则。国家启动4.4万亿住房收储计划,拟将600万套存量房转为保障房。广州、杭州政策落地后,刚需楼盘成交量骤减六成以上

政府“稳市场”的初衷,客观上加速了价格体系重构。

房企洗牌加剧市场寒意。2025年上半年全国127家中小房企破产,同比暴涨40%。头部房企如万科转向物业服务,碧桂园押注建筑机器人,开发商集体放弃粗放开发模式

当整个行业转向精细化运营时,单纯降价已难唤醒市场。

03

那么,该如何破局?

对仍持有优质资产的业主而言,卖房窗口期正在关闭,但尚未完全闭合。三个方向或可突围:

价格一步到位:杭州滟澜山的案例证明,只有降到市场心理价位才能激活成交。试探性降价只会延长痛苦,不如参照近期同小区真实成交价下调15-20%

拥抱技术溢价:上海智能小区引入人脸识别、全屋智能系统,去化率达80%。相比之下,无特色、无配套的“传统小区”门庭冷落。适度投资智慧化改造,可能比单纯降价更具吸引力。

转换持有逻辑:老年人口中近30%拥有两套以上房产。与其持有维护成本高企的“老破小”,不如置换为养老社区或收益型物业。资产形态的转换有时比价格调整更关键。


楼市下半场的角逐规则已然写。当佛山某小区推出“首付分期+保价回购”方案,当上海新杨思板块因L4自动驾驶接驳服务认购率超200%人们突然发现:

单纯降价如同追逐落日余晖,真正的曙光在产品重构与技术赋能中显现。

李嘉诚们完成套现离场后,留给普通业主的不仅是价格陷阱,更是资产逻辑的彻底颠覆。那些仍期待市场回暖的持有者,终将明白一个残酷真相:

在楼市转型的洪流中,迟到的降价,不过是资产价值归零前的最后一次喘息。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