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房改真的要来了吗?
去年8月,一则《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被认为是新房改即将到来的重要预告。
核心内容就是“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
与此同时,一个楼市新“屋种”也由此诞生,那就是——配售型保障房。
因配售型保障房购买后实行封闭管理,不能上市交易,不能私自转让和长期闲置,也被称为真正的“不动产”。
如此“不动产”的到来,一时间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
贰
指导意见一出,2024刚开年相关政策就开始加速落地。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底,已有广州、深圳等35个城市披露计划在2024年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房合计约10万套。
仅从数量上看,福州的筹建、筹集套数最多,为1.24万套,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均为1万套左右,杭州也将计划筹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少于6000套。
若按照规划来看,上海销售型保障房的供应力度最大,十四五期间年均规划建设销售型保障房规模最高,达到400万方以上。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上海保障房成交占比将突破二成,居全国首位,成为刚需产品供求主力。
目前,配售型保障房的筹集来源,主要分为新建和转化两种途径。
其中“新建”可通过划拨土地出让,也可利用存量土地如政府已批未建土地等从零开始建设,也可通过存量的人才房、共有产权房或企业破产处置的商品房转化。
两条房源途径基本都做到了成本可控,在“保本微利”的配售原则之下,其售价也将远低于市场价。
说到这里,许多刚需和业主可能快要坐不住了。
毕竟在此高的成交占比之下,配售型保障房的售价就变的尤为“敏感”。
房价低究竟低多少?哪些人可以购买?申请的资格又是什么?
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参考福州。
福州作为相关政策的先行城市之一,在2024年筹建、筹集配售型保障房的套数也是最多的。
据传,福州首个也是全国首批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滨海双龙新居,拟本月开放申购。
项目位于长乐滨海新城,重点面向工薪阶层,预计起价5200元/㎡。
什么概念?
据查,目前该项目周边的商品房均价已经超过10000元/㎡,也就是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价格不到周边商品房均价的一半。
据官方表述,价格这么低,主要还是因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是划拨用地,而且以保本微利原则出售。
或许你以为价格这么低,房子肯定不行,那就大错特错了。
据悉,整个项目按照商品房标准建设,预计于2026年12月装修交付。
户型面积分45、60、75㎡三种,周边有医疗、学校、地铁等配套,同时也配置了地下停车位。
可以说,虽是保障房,但整体品质相比起商品房来也是毫不逊色。
面向的申购人群主要分两类:
第一类是具有当地户籍的住房、收入困难群体。
第二类是具有当地户籍的普通工薪阶层,包括教师、医护人员、科技人员、引进的人才,还有社区工作者、企业职工等。
整体面向的人群对象还是比较宽泛的,但毛700套房源想来也是僧多粥少。
眼下,一个重要的趋势是,销售型保障房建设的加快,将推动新房销售进入“双轨制”发展新阶段,对住房市场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
关于配售型保障房的普及,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