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楼市“松绑”的消息一波又一波。
大家普遍关注的,是两部门调整购房首付比例,买房首套跟二套首付比例降到历史最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下调破3这些内容。直观数据刺激总是格外引人注目。
但还有一则内容,其实影响也颇为深远,即央行将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企收购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有人说这几个字儿都认识,连在一起就看不懂了。这3000亿元再贷款是啥玩意儿,几个意思?
事实上,这就好比政府搭建了一个巨大的‘金融桥梁’,连接着政府、房企和购房者。央行通过这座桥梁,向银行系统注入资金,这些资金就像‘生命之水’,流向那些愿意购买并改造未售出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国有企业。
就跟个人和企业贷款找商业银行一样,商业银行贷款是找央行,央行被称作是“银行的银行”,这回它向商业银行提供3000亿的贷款,就能撬动商业银行5000亿的贷款(给国企)。
钱有了,之后当然就是“买买买”啦!不同于常规的买买买,这回主导这事儿的是央行,本身自己就是印钱的。它借给商业银行钱,让他们再把钱借给地方国企,地方国企拿了钱,就出门扫货,买买买地方上没卖掉的商品房。
这么一捋,够清晰了吧?
那3000亿啥概念呢?假设100万一套房子,3000亿就可以一口气收30万套住宅!
这政策落地带来的影响,当然非常重磅!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下,
对于政府来说,有助于解决住房问题,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通过这项政策,可以有效地减少市场上的未售出商品房库存,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这对于稳定房价、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房企而言,这笔资金就像是救命稻草。长期以来,房企面临着商品房销售困难,资金回笼难的问题,而这项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房企加速去库存,缓解资金压力。同时,这也为房企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与政府合作,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应。
对金融机构来说,这钱下来,房企的坏账呆账压力就会减轻,钱能解决的都不算问题,原本问题是没钱,这不是钱来了嘛!
而对于购房者,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以前买不起房,现在将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价格合理的住房。保障性住房的增加,将有助于缓解住房紧张的状况,让更多人实现安居梦。
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来说,接下去咱们国内楼市可能向“新加坡的双轨制”靠拢(一方面政府出台建设公共住房,廉价卖给老百姓居住;另一方面,高端商品房市场自由交易,二者层次分明,互不影响)。不同之处在于咱们保障性住房不必从头盖起,直接收现成的商品房即可。
不过任何政策出台都必然会有正反两面,比如这次3000亿保证性住房再贷款,是通过金融手段促进住房保障,对中低收入群体、地方政府和参与的房企是利好,但对于一些没参与的房企(比如一些定位高端的楼盘),甚至二手市场、租赁市场来说,都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事实上,如今大部分人,面临的楼市终极难题,可能还是保障性住房自己没资格,商品房自己还想再等等看降不降价。
只不过,这个点位了,大家长都下场抄底了,那些人所盼望的底,究竟在哪里?是否切实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