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表态:助力楼市“止跌回稳”,2025年市场怎么走?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5-02-21 16:06:12
2025年开年,“房地产jiushi”再次被提及!在2月17日至18日央行召开的2025年宏观审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提出“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一口号不仅是对2024年楼市调整的总结,更是对2025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定调。它背后的深意是什么?它将对楼市产生哪些直接影响?2025年的房地产又将何去何从?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和过去几年一样的深度调整。尽管政策端频频发力,但整体上市场信心依然不足,房价下行压力仍在持续。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方兴未艾的当下,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现存的重要支柱,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在楼市止跌回稳需求持续的2025,央行提出通过“金融手段”来稳定市场促进回暖,也算是职责所在了。
而这次央行的喊话也并非空谈,而是有具体的政策工具和实施路径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通过降低贷款利率、调整首付比例、优化存量房贷利率等方式,减轻购房者负担,释放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创新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央行将探索更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保交楼专项借款、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等,为房企提供流动性支持,缓解资金链压力
盘活存量资源: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的盘活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平衡,避免资源浪费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通过金融政策的引导,支持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等新模式的发展,推动房地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从这些措施有的放矢的精准性不难看出,这次央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稳预期、防风险、促转型”。
稳定楼市预期,通过金融政策的支持,缓解市场下行压力,提振购房者信心,避免楼市出现“硬着陆”;防范金融风险,房地产与金融体系紧密相连,楼市不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央行旨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动行业转型:传统的“高杠杆、高周转”模式已难以为继,央行希望通过金融政策的引导,推动房地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构建以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为代表的新模式。
而它带来的预期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开发商、客户都有积极的直接影响。首先是创新性的金融工具将为房企提供更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助力房企度过资金链紧张期。其次通过降低贷款利率、调整首付比例等措施,购房者的综合成本将显著下降,尤其是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将得到有效释放。
而以上两者的共同给的减负,则有利于推动市场信心逐步恢复,推动楼市止跌回稳。
04
那么很多朋友就要问了,2025年,在政策叠加效应的推动下,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哪些新局面么?小编在这里说出自己的两点主观判断:首先是市场将有短暂和小范围的回暖,随着政策的发力,叠加小阳春效应,2025年上半年的楼市将逐步企稳回暖,其中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有望复苏明显。但四五线城市由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回暖可能没那么快;其次房地产新模式新业态将快速萌发,在供需关系改善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等新模式将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购房者应该如何选择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刚需购房者可适时入市:在政策支持下,购房成本降低,刚需购房者可抓住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房源
- 改善性需求可关注优质项目:随着市场回暖,部分优质项目的价格可能回升,改善性需求者可提前布局
- 投资需谨慎:尽管政策利好,但房地产投资仍需谨慎,建议关注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高品质房产,以规避风险
央行的“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助力市场止跌回稳”口号,不仅是对当前楼市调整的回应,更是对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战略布局。2025年,在政策的推动下,楼市有望逐步回暖,但购房者仍需根据自身需求,理性决策。毕竟,房地产不仅是投资品,更是承载生活的重要载体。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