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平湖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2-2030)成果稿出炉!
什么是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首版《平湖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于2018年7月正式批准。
该规划划定了两大总体目标(民用建筑方面):
(一)绿色建筑总体发展目标
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强制执行一星级绿色建筑,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
(二)建筑工业化总体发展目标
全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政府投资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全面应用装配式技术建设。
平湖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新建住宅全面实行全装修,实现成品交房。
彼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成品交房。
在此新规下,平湖这个一向对精装房不怎么感冒的市场,一下多了许多精装项目。
诸如东湖里、平湖壹号、明湖璟园、明湖熙园、尚品美寓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
当然了,也有许多项目依然坚持“毛坯”销售。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不愿做精装房的开发商就玩儿起了全装交付。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全装修。
笔者在这里简单解释下:
所谓全装修是指装修的范围,而精装是指装修的档次和规格,区别就在全与精之间,全不一定精,但精肯定全。
譬如玲珑湾、君品美寓、东望樾府等均是全装交付。
说是装修,其实基本也是卖的毛坯价。
面对开发商的各种操作和市场反馈,新版平湖市绿色建筑专项规(2022-2030)终于在这一条上迎来了重大改变。
02
新版成果稿在《平湖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编。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2~2030年。
近期:2022~2025年;远期:2026~2030年。
新增/改了三个发展目标(民用建筑方面):
(一)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2022~2025 年):
1)平湖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农民自建住宅及本规划有特殊规定的除外),100%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
2)新建民用建筑中,按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的面积占比达到 40%。
3)新建民用建筑中,按三星级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的面积占比达到4%。
远期目标(2026~2030 年):
1)平湖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农民自建住宅及本规划有特殊规定的除外),100%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
2)新建民用建筑中,按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的面积占比达到 50%。
3)新建民用建筑中,按三星级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的面积占比达到6%。
(二)建筑工业化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2022~2025 年):
1)平湖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 35%。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2)鼓励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积极稳妥推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试点,鼓励商场、办公楼、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应用装配式钢结构。
3)鼓励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全装修和成品交房。
远期目标(2026~2030 年):
1)平湖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 40%。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2)鼓励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积极稳妥推进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试点,鼓励商场、办公楼、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应用装配式钢结构。
3)鼓励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全装修和成品交房。
(三)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建筑碳排放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2022~2025 年):
1)到 2025 年,平湖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替代率达到 8%;
2)2022~2025 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累计新增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不低于 1.5 万 kWp;
3)平湖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设计节能率达到75%;
4)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区域平均建筑运行碳排放强度降幅不低于7.0kgCO2/(㎡·a);
5)2022~2025年,超低能耗建筑累计建筑面积不低于3.2万㎡。
远期目标(2026~2030 年):
1)到 2030 年,平湖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替代率达到 10%;
2)2026~2030 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累计新增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不低于 1.9 万 kWp;
2)平湖市域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设计节能率进一步提高达到75%以上;
3)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区域平均建筑运行碳排放强度降幅不低于8.0kgCO2/(㎡·a);
5)2026~2030年,超低能耗建筑累计建筑面积不低于3.8万㎡,近零能耗建筑累计示范数量不少于1个。
03
总体来看,新版绿色规划最大的变化有三点:
第一,至 2025 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从 40%下调至35%。
成品房交付由“必须”转为了“鼓励”。
很显然,装配式住宅和精装房这条路在平湖市场上走的并没有那么顺利。
特别是精装房,在当下行情里,客户本就处于对价格十分敏感的状态,再加上精装,无疑会让房价变得更加“惹眼”。
第二,2022-2025年近期目标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的面积占比从30%提升至 40%。
第三,为城乡建设领域 2030 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增加了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建筑碳排放的总体发展目标。
旨在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和空气源热泵热水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地(水)源热泵、光导管系统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
整个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为我们的居住方式带来了的新的变化。
绿色建筑不仅体现了城乡建设行业的技术进步,更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的变化,是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面的重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