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房产网 > 资讯中心> 百家说楼

市大剧院、新图书馆、9年制义务学校……平湖未来长这样!

来源:平湖房产网(www.ph-fc.com)  2023-04-29 00:00:00

摘要:怎么样,看完有没有心潮澎湃?

4月20日,平湖政府网公示了一份文件:《平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朋友就问了,不是2月就看到了这份文件,你们房产网也进行解读过。


是的,没错。同一份文件,但之前是草案,这次公布的是一份完整版方案。在这份方案里,可以了解到更全面,也更新鲜的平湖未来规划



那么,远到2035年,未来的平湖到底长什么样?有哪些可以关注的点?


笔者选取了一些贴近我们生活的点,一起看看~




15分钟生活圈


15分钟生活圈是一种当下高品质的居住生活方式。从时间维度出发,考量去医院、去菜场、去学校等时间距离,通过配套设施的完善,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宜居性。


平湖城市生活圈,以车行 15 分钟为标准。平湖乡镇生活圈分为三大层次:5 分钟步行-日常生活圈(服务半径约 500 米)、15 分钟步行-基础生活圈(服务半径约 2 公里)、15 分钟车行-乡镇生活圈 (服务半径 5-10 公里)。


城市生活圈配套标准


乡镇生活圈配套标准



在平湖,养老、医疗、教育、商业、交通、文体,15分钟便民生活圈,圈出的是美好幸福的生活。

 

城区空间结构


“东进、南拓、西联、北融、中优” ,通过新华路、南市路等南北向城市发展轴脉的走廊集聚效应,将经开区创新中心、主城区的老城生活服务核心、南市新区行政办公中心、高铁商务中心等片区高效串联。


东进:功能培养,人气集聚


以东湖为核心重点打造多条生态绿廊辐射周边区域,提升城市风貌景观形象。结合丰富水网基底,打造品质化服务功能特色化水乡街区。围绕重要水系空间布置文化、体育、休闲、商业等公共活动功能。



外圈层的居住强调品质提升和临水视廊的打造;注重九龙戏珠重要生态基底格局保护,外围限定城市发展边界,打造生态田园景观。


南拓:总部集聚,服务提升


南市新区高铁片区以打造新的国际商务新城为目标,打造一站三心十岛百屿的特色街区。发挥平湖高铁站中心集聚作用,围绕布置城市核心功能,发展总部经济、商务办公、商业娱乐和居住功能。



四位一体的枢纽整合,整合高铁、轨交、长途客运和水上巴士四种交通方式。中心建设注重地标建筑、城市形象及天际线的打造,提升城市重要道路沿路景观和沿水界面形象。


西联:联接嘉兴,可田可研


曹桥产业园区推进产业集聚,积极发展数字产业、芯片存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打造特色化产业链条。围绕综合服务区块布置城市生活功能,重点完善文体、商业、养老等服务配套空间, 建设宜居城区。



打造城市门户魅力空间,构建平湖西南区域的发展新空间。曹桥南部村落区域依托良好的水乡田园资源,重点发展乡村休闲产业,打造“水乡风韵”的美丽图景。


北融:创新驱动,产城融合



重点围绕经开区科创核心片区建设,结合生活服务组团品质提升, 强化产业平台的特色化、国际化、集聚化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产城融合片区。因地制宜培育多元主体发展类型业态,提升平台水准和创新研发能力。结合人群需求,配套高品质生活生产配套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商业、研发、金融等,推进生产和生活一体化进程。


钟埭老镇区块强调古镇人文风貌,并依托特色小镇的发展,打造富有江南水乡韵味的特色区域。


中优:能级提升,魅力重塑


平湖老城核心区主要承担居住和商业功能,以生态绿廊为链接与其他区域进行串联,提升区域能级;东部滨湖区块结合历史文化街区, 建立新魅力中心。重点打造嘉兴塘、漕兑港、海盐塘等多条生态绿廊, 关注生态景观建设;



老城核心区魅力重塑,提升空间品质,拆除老旧小区,外迁不符合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其他功能,重点优化商业商务及行政居住等功能形式,打造活力老城区



新增公共设施

教育设施体系


2021-2035 年平湖市基础的教育设施规划布局方案主要包括规划保留、规划改建、规划迁建、规划撤并、规划扩建和规划新建六种措施。


到 2035 年,中心城区规划新增幼儿园 13 所、小学 4 所、中学 5 所,高等教育机构 2 所。点击查看62亿!平湖教育史上最强投资,涉及19所学校。含稚川、职中等迁建……


除此,我们在规划图中发现,南市未来除了新建的稚川学堂,还将新建两所学校,一所小学,一所9年制义务学校。




医疗设施体系


规划新建医疗设施 9 处。建立以大型建立以大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医疗服务网络。市级医疗卫生设施加快推进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期、平湖市中医院新院区发热门诊工程、妇保院等工程。




文化设施体系


到 2035 年,平湖市人均文化设施用地达到 0.3 平方米, 城乡居民 15 分钟步行可达至少 1 个必备公共文化场馆和 3 个以上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间。


市级文化设施推进图书馆、剧院、文化馆等建设,重点建设平湖市图书馆新馆平湖市大剧院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


新图书馆、市大剧院,这两个重大的文化设施均位于南市


新图书馆,我们也已经有所耳闻,是「明湖国际科创岛」的其中一部分。



科创图书馆是科创人员产研闭环之外的多元复合交流场,以立体共享的阅览空间及融入自然的学术环境,打造明湖“科创之帆”

 

大剧院是多少平湖人梦寐以求的文化配套,有人说:“一座伟大的建筑,可以改变一个城市。”对于热爱艺术的人来说,爱上一座城,或许仅仅因为这座城里有一个剧院。



体育设施体系


规划新建市级体育设施一处,平湖体育中心(原平湖市体育馆、平湖市体育中心上,提升改造为新的平湖体育中心。)基层结合健身步道绿道网、公园广场等布局公共体育设施,打造高品质 “15 分钟健身圈”。提升健身设施档次,重点提升基层体育场地设施。




老年福利设施体系


保障平湖福利院、养老院两类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到 2025 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 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数字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构建“1+X”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推进“金平湖”智慧养老迭代升级。到 2025 年,每万名老人拥有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达到 20 张、每万名老人拥有社会工作者数达到 25 人。




景观风貌


构建“公园营城, 5A品质、双环绕城,九廊聚心”的总体景风貌结构。



双环:南市河绿带空间及其串联的主城区重要公共空间,形成绿色内环;城市开发边界预留生态带空间形成外环。


九廊:上海塘、广陈塘、黄姑塘、乍浦塘、海盐塘、漕兑港、南城河、市河、北城河生态景观廊道。通过廊道要素控制,强化平湖地标级“九龙戏珠” 的生态景观体系。



六公园:分别是东湖公园、城北体育公园、东方公园、明湖公园以及站前公园、白马湖公园 6 大生态节点。六大公园与城市各片区发展核心相耦合,实现 POD 建设主旨。按照规划:未来将打造城北体育公园、站前公园。


怎么样,看完有没有心潮澎湃?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由相关主体或人员提供,本网刊登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真实性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本资料涉及图片、音频素材均来自于网络,仅供文章渲染所用,不作为其他任何用途,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司删除。
关注房产微信
关注视频号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