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专门聊一下,旧改里蕴藏的楼市价值密码。
先让我们着眼于当下,大范围的老旧小区改造能给现在的楼市行情带来活力么?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老旧小区改造对激活存量市场,释放购房和租赁需求有着不小的推动力。
要知道,所谓的老旧小区大部分都位于一个城市发展较早的中心城区,这些房子地段优越,但设施设备老化。
经过诸如加装电梯、增加车位、外立面改造、优化社区环境……改造后,其居住价值和适用人群能够显著提升,由此带来的就是二手房交易和租赁的需求大大提升,成交价格和租金水平也跟着提升,形成范围内楼市行情稳定的局面。
其次,与棚改不同,老旧小区改造不涉及大规模拆迁和新建,因此对房价的直接影响较为温和。但其通过推动区域价值重塑,来给楼市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核心区老旧小区改造后,周边商业配套和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带动土地溢价和房产价值提升,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
最后,改造还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房地产相关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涉及建筑、建材、智能设备、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据测算,仅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便带动就业岗位超百万个,成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那么,将眼光放更长远的话,老旧小区会对未来的房地产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深刻变化?
第一,从增量开发到存量运营的转型。
随着城市化率趋近饱和,新增建设用地减少,房地产行业正从“拿地-建房-销售”的粗放模式转向存量资产运营。
老旧小区改造要求房企具备综合服务能力,包括设计、施工、物业管理等全链条整合。例如,万科、保利等头部企业已布局“改造+运营”模式,通过参与政府项目获取长期收益。
这一转型倒逼房企创新盈利模式。例如,通过社区服务(如养老、托育)收取增值费用,或利用改造后的公共空间开发商业业态(如便利店、共享办公),形成可持续的现金流。
第二, 推动城市更新与产业融合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新,更是产业升级的契机。
政策鼓励将旧厂房改造为科技园区、文化创意基地,或将历史街区活化利用为文旅地标。例如,广州红专厂创意园由旧工厂改造而成,现已成为文化IP和经济增长点。
这种“空间换产业”的模式,使房地产与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这一进程不仅关乎楼市行情,更是中国城市化从“量变”到“质变”的缩影。
老旧小区改造,或将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成为房地产未来十年最深刻的转型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