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国
央行: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持续收敛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经济主题记者会。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持续收敛,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对于金融工作而言,防控金融风险是永恒的主题。会上,潘功胜从四方面介绍了当前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情况。
一是,稳妥推进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二是,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和平稳健康发展。
三是,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化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四是,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维护汇市、债市、股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对于下一步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的重点工作,潘功胜称,将进一步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是,聚焦宏观经济运行波动与金融风险之间的联系。
二是,防范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
三是,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配合。
四是,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丰富政策工具箱。
02 全国 “把钱花在刀刃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提到住房保障 3月6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经济主题记者会。蓝佛安表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充分考虑实现年度预期目标需要,又着力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今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具体体现在以下五点。 一是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 三是在政府债券规模上更加给力。 四是在转移支付上更加给力。 五是在重点领域保障上更加给力。 同时,我们将持续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决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出好效益。 “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他说。 (来源:中房网) 03 本地 春耕画卷徐徐展,乡村振兴正当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走进林埭镇的田间地头,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播种,共富大棚里蔬果飘香,农民们抢抓农时,忙碌在田间地头… 农田基础设施升级,筑牢丰收根基 春耕备耕,农田基础设施是关键。近年来,林埭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清理淤塞沟渠,加固破损堤坝,硬化拓宽农田道路,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2025年计划新建灌溉水泵4座,新建灌溉管道十余里,新建、改建排水渠道7350米,如今,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成为林埭镇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也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赋能,让春耕生产更高效 在林埭镇的田野上,无人机成为春耕生产的“新宠”。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按照预设航线在田间来回穿梭,开展施肥、除草等作业服务,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截至目前,全镇无人机飞播覆盖率达50%,除草覆盖率达35%。 共富大棚孕育希望,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春耕时节,林埭镇的共富大棚里也是一片繁忙景象。林埭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壮大了一批以果蔬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大棚里,一颗颗草莓娇艳欲滴,一株株番茄长势喜人,这些特色产品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在共富大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特色产业发展中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严守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林埭镇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2025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2400亩,改造提升2100亩,目前全镇覆盖率达90%。同时,加强对土地的生态修复和整治工作,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来源:灵动林埭)
04 本地 文华苑北侧地块最后一房完成拆除! 近日,松枫港路文华苑北侧地块最后一幢房屋在有条不紊的作业中顺利完成拆除,标志着该地块成功实现清零工作。 ▲机械拆除 ▲拆除期间道路清洗、抑尘 ▲拆除期间专人负责现场监督 拆除过程中,为了确保拆除工作的高效与安全,施工团队采取长臂机和中型挖掘机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同时,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拆除工作对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还启用了多功能抑尘车,通过持续喷洒水雾,有效抑制扬尘的产生,减少噪音污染,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下一步,建投集团旧城改造公司将做好拆除后的建筑垃圾清运和地块平整等工作,确保地块顺利交付,为后续城市建设项目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来源:平湖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