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最近除了各种推销电话频繁来袭,三大运营商似乎也加入了电call的行列。
譬如笔者有一张电信卡一张移动卡,移动卡隔三差五就会接到移动打电话过来告诉我因为消费达到多少元,所以要赠送我XXX;刚挂断电话,电信打电话过来,问我有没有兴趣携号转网,月租可以降低,只要……然后电信卡又会接到移动挖电信墙角的电话……
嘿,这么看来,五年期全国范围开始的“携号转网”,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咱们国家的几大运营商,在经济学里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主导,这些企业通过其市场地位对价格和供给量有显著影响。
好在这几年,伴随着工信部加强督促,自主选择运营商这件事,变得越来越透明,运营商突然这么殷勤打你电话,也正好说明了“携号转网”推行五年,效果显著。
接着,笔者想到的是这么一个事儿:
前两天有个客户跟我吐槽,哎呀,当初听了XX的话买了XX小区,交房以后物业一塌糊涂,房子造的质量也有点问题,电梯隔三差五出故障,真是懊恼。关键是现在单位搬到XX大厦办公了,上下班真是远啊,太不便了,真想换套房子,不过,立马换房子么手头没钱。 那这个客户为什么一手卖旧房,一手买新房呢?回答是,小孩子明年要读书,现在这个房子千般万般不满意吧,学区还行。
现在回想这个事儿,跟“携号转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既有的感到不满,对没有的充满期待,可是真的说要换,迁移成本有点高。
最现实的第一关,就是钱!房子由于价格大多以七位数计算,肯定没有换个号码这般轻松简单。很多人一辈子可能就买上一套房子,哪怕对自己住的这套房子有再多不满,也只有认命——换房我也想啊,心有余而力不足,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除了钱,你还得看自己的房子能不能脱手!隔几年前房地产牛市时候,这不是啥问题,关键现在市场下行,购房者都持观望情绪,二手市场挂牌量又巨大,凭啥人家来接盘你的房子?
最最关键,房子这东西,满足基础的居住需求之外,背后还涉及到社会保障、学区、金融属性等。一些城市外来人口还得靠买个房子才能落户,一些小区虽然老破旧但就是金牌学区,或者一套棚改安置房,品相已经不堪入目了但就是安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宝地,你舍得卖吗?
所以,笔者见过来来往往许多看房者、买房者、卖房者,许多人无不感叹,这辈子辛苦操劳,到头来就是为了一本不动产权证(房本)奋斗终身。
别看房本薄薄一本,确是实打实的红宝书,么有它就感觉没有灵魂。
综上,“转房”最大的门槛,就在于那本包含了一切的“房产证”!
今天,鲁提辖就借着谈“携号转网”,想让各位读者开个脑洞
如果咱们这里支持“携证转房”,你会选择转到哪里?
“携证”意味着你当下手头的房子房产证(所有权)不变,但你可以选择凭空置换到一套同等市场价值的房子里面去(获得同等价值房子使用权)。
不要再说当初买房时候宣传与实际不符,打落牙齿肚里咽;也不要说现在住的小区被不负责任的物业糟蹋得一塌糊涂,一肚子无名火;更不要怪罪当初就是听信了朋友噱了两下,买到了朋友同一个小区结果现在大呼上当。
可能,当初买房你纯粹为了孩子读书,而牺牲了自己亲近自然;可能,当初买房你纯粹为了及时上车,现在却羡慕别人更好的选择;也可能,你只是想逃离这个喧嚣的城市,寻找一个宁静的桃花源。
今天,给你重来一次的机会,大胆地放飞想象力,以房易房,你更青睐哪个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