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巴黎奥运会火热进行时,虽然开幕式颇具争议,赛事也都集中在咱们北京时间的大半夜,但四年一度的盛会,依然是全球***受瞩目的赛事,没有之一。
在看比赛时候笔者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纵观过去的历史,在全球范围内,奥运会是否成为了房价上涨的催化剂?在奥运的光环下,哪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真正的蜕变,哪些又陷入了短暂的泡沫?
笔者为此收集了过去10届奥运举办城市的房价变化:
1988年首尔奥运会(韩国首尔)
赛前: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房价显著上涨。
赛后:房价经历了快速回落。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西班牙巴塞罗那)
赛前:城市形象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房价大幅上涨。
赛后:房价继续稳步增长,城市转型成功。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美国亚特兰大)
赛前:房价有所上涨,但涨幅有限。
赛后:房价增长放缓,部分区域出现下跌。
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悉尼)
赛前:房价上涨,尤其是靠近奥运场馆的区域。
赛后:房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但长期看呈增长趋势。
2004年雅典奥运会(希腊雅典)
赛前:房价上涨,基础设施投资增加。
赛后:房价增长放缓,受经济危机影响,后期出现下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北京)
赛前:房价快速上涨,市场活跃。
赛后:尽管有波动,但房价整体呈上升趋势。
2012年伦敦奥运会(英国伦敦)
赛前:房价上涨,尤其是东伦敦地区。
赛后:房价继续增长,尤其是奥运园区附 ·近区域。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巴西里约热内卢)
赛前:房价上涨,但受经济衰退影响,增长有限。
赛后:房价下跌,经济和政治不稳定是主要原因。
2020年东京奥运会(日本东京,实际于2021年举行)
赛前:房价上涨,市场预期积极。
赛后:受疫情影响,房价增长放缓。
2024年巴黎奥运会(法国巴黎,尚未举行)
预期:市场普遍预期房价将上涨,但具体影响还需观察。
我们再单独拿出***熟悉的北京奥运会展开说说:
2001年申奥成功:2001年7月,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一事件成为北京房价上涨的催化剂。申奥成功后,市场预期积极,投资者和开发商纷纷看好北京的房地产市场。
2002-2007年:在这段时间内,北京房价经历了快速上涨。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2年至2007年间,北京房价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5%。例如,2002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平均价格约为每平方米4000元人民币左右,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已经上涨到超过每平方米10000元人民币。
2008年,奥运会举办当年:北京房价继续上涨,但增速有所放缓。根据市场报告,2008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平均价格约为每平方米13000元人民币左右。
2009-2010年:奥运结束后,北京房价并未出现预期的大幅下跌,反而在2009年和2010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09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的平均价格约为每平方米15000元人民币左右,2010年进一步上涨至约每平方米18000元人民币。
2010年后:尽管在奥运后的一些年份中,北京房价经历了波动,但长期来看,房价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8年到2018年,北京房价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
当然,不同城市受奥运影响差异也确实很大,1988年首尔奥运会期间,房价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50%;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房价在随后的十年内增长了近150%。
奥运对房价的影响,与城市的发展阶段、经济基础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成功的奥运城市往往具备以下特点:
-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潜力。
-有效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的市场调控和风险管理。
可见,奥运会对房价的影响是复杂且多维的。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房价的快速上涨,但长期来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是房价稳定增长的关键。
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奥运会对房价的影响可能会更加复杂和多变。
毕竟再大的利好(奥运会举办)也有红利消散的那***,再大的利空(通缩、地产熊市)也会有消化殆尽的那天,面对当下楼市,能够拥有穿越周期的视野,你就永远不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