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1个多礼拜,2022即将收官。
纵观这一年楼市,可以说既跌宕起伏,又乏善可陈。
一边是低迷的业绩,以及一蹶不振的土拍。
一边是政策接连加码,楼市暖风频吹。
持续的鸡血似乎并没有像期望的那样立竿见影,曾经叱咤风云的房企“大佬们”陆续倒下。
这种现象在以往都不曾多见。
这也注定了今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无论是购房者还是从业者都充满了迷茫,纠结于买或不买?坚持还是放弃?
值此年终之际,我们对平湖过往一年的楼市进行了总结梳理,希望能对大家看清未来有所帮助。
NO.1 一手房供求
2022年平湖全年一手房预售供应约3014套(不含乍浦)。
创下近7年历史新低,甚至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
与高峰期的2018年相比,更是只有零头。
从结构上来看,主城区预售供应约1375套,乡镇预售供应约1639套,乡镇板块也是首次力压主城,实现反超。
从月度供应情况来看,3月份是全年供应的高峰期。
恰逢当时全国有一波年后的反弹行情出现,可惜随后就被疫情给打压了下去。
在这之后,主城区5-12月份仅新增供应了107套。
而乡镇板块在前者偃旗息鼓之后反而大放异彩,下半年一口气为市场注入了700多套新房。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下半年来平上海客的复苏,加上开发商以低首付+高佣金做宣传,以价换量之下,从而达成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总得来说,今年的行情整体依旧偏弱,也跟大环境的持续低迷加上经济上的疲软分不开。
成交方面,相比起供应来说更加乏善可陈。
即便全年开发商们都在变着法做宣传、搞活动,也只是换汤不换药,收效甚微。
笔者曾在今年年中做过一回市调,统计1-6月份平湖主城区一手房成交约730套。
由此推算,全年主城区一手房成交量预估不会超过2000套,即便加上乡镇(除乍浦)也不会超过3000套。
这跟以往动辄大几千甚至上万成交量的大年份相比,只说是无足挂齿。
对于购房者而言,今年的行情也是有利有弊。
弊的是——
目前主城区在售10个楼盘中,除了滨江·尚品美寓、鸿翔·传承樾府和曹桥的悦湖里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是熟面孔。
而新盘里面,悦湖里脱离中心城区,关注度较少,鸿翔·传承樾府又是墅类产品,滨江·尚品美寓均价略高,实际成交的也不多。
也就是说,对于一位普通刚需购房者而言,今年在实际购房过程中的可选项相比去年而言基本没有差别,甚至还要更少。
利的是——
今年的房价相比去年有所回调,虽然目前在售盘预售均价普遍还是在1.4-3w之间,但结合售楼处的折扣,部分项目售价甚至已经回到5年前,配合上2成首付,可以说门槛降低了不少。
NO.2 土地市场
今年的土地说来也简单。
跟一手房大相径庭,今年的土地出让面积、宗数也都双双触及历史低位。
2022年全市(含乍浦)总计出让土地面积约13.7万方,总建面积约26.5万方,共计3宗。
作为一手房的上游端口,土地市场的冷暖往往关系到未来半年到1年的新房供应。
而今年新增总建约26.5万方,环比去年下跌了59%,跟2017年的153.9万方相比更是大幅缩水。
由此预测,在需求端不改善的情况下,明年的新房将依旧维持低量供应的态势。
但反过来讲,若是明年需求反弹走旺,又极有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一房难求局面。
我们再细看2022年出让的三宗地块,2宗位于南市新区,1宗位于嘉兴港区。
南市两宗地块均位于南市路东侧,与目前在售的滨江·尚品美寓和卓越·明湖璟园相邻,妥妥的黄金地段。
其中,2022平-16号地块实际楼面价约14000元/㎡,由城发地产(城投)夺得。
2022平-52号地块在11月份经过一轮流拍之后,第二次挂牌被元城地产(远辰)拿下,实际楼面价约10800元/㎡。
从指标上来看,两块地最大容积率均在2.0左右,限高60米,后期大概率会以20层及以下的高层住宅为主。
乍2022-24号地块则位于港区管委会北侧,实际楼面价约4618元/㎡,由锦湖地产(中南)夺得。
地块整体位置相当优越,是难得的一块宝地,且与周边项目相比楼面价也处于地板价,开发性价相当不错。
NO.3 新房库存
最后,可能也是大家最关心的。
平湖的新房还有多少?还能卖多久?
据平湖房产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平湖主城区在售新房库存大约为40万方。
另外,今年南市两宗新地又增加了约16.9万方潜在库存。
两者合计大约在57万方左右。
整体库存量算中等,若按套均120㎡计算,大概也就在4700套左右。
按照今年的去化速度,理论上足以再支撑2年。
虽然总量上看似不缺房,但不同板块的存量却有明显差异。
其中有超过25万方新房集中在南市板块,占总库存的40%以上,包括几个在售项目及两宗新地。
而同为热土的东湖板块存量房数量却极为紧俏,仅不到10万方,且以大面积低密产品为主,如鸿翔的传承樾府、荣安的东湖留庄,都是主打叠墅。
而经开、曹桥、城西三个板块整体存量也不多,分别都集中在1-2个项目上,选择余地也不大。
结语
整体回顾2022平湖楼市。
数据上可看的点其实并不多,毕竟楼市有多冷大家不看数字基本也能有所了然。
对于后市,笔者认为既不用过分悲观,也不要过分乐观,经过一年的政策托举,虽然楼市大底已经出现,但整体“房住不炒”的基调依然存在,后续楼市走向还是会跟经济的复苏强挂钩,毕竟没钱何谈买房?
虽然2022年有着诸多坎坷,经济不景气、楼市低迷、疫情反复等一系列风波。
但历史的年轮不会停步,12月全国解封,经济复苏指日可待,相信阵痛之后还会有更好的明天。
2023年,让我们期待新的一年。